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邻里关系的裂变与重构

2022-04-13 17:20:3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邻里关系的裂变与重构 》,欢迎阅读!
邻里关系,裂变,重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邻里关系的裂变与重构

作者:张祝平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3年第11



/ 张祝平

邻里相亲,传统社会的和谐图景

自古以来,“ 远亲不如近邻”“百万买宅、千万买邻”“邻里好、赛金宝”“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等俗语和故事便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心口相传。我们的先人们也一直以身示范,持守着“亲人善邻、乡邻和睦”的道德价值观,留下了“六尺巷”“罗威饲犊”“杨翥卖

驴”“司马徽让猪”等传为美谈的故事,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便是古人描绘的为人们孜孜以求的邻里相亲的美好图景。其间,不仅谈到了善邻的价值目标,而且指出了邻里关系最重要的道德义务要求,即邻里关系要以和为贵,以让为德。

按照社会理论,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种邻里守望、相容相让的道德价值观,反映的就是群体互助的内在本质即邻里的社会支持功能。邻里之间有无相恤、疾病相扶、患难相救、和睦相处,生活在其中自然其乐融融,也能加深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实,自唐宋以后,人们已经把邻里关系的处理当作一种道德规范,或者邻里关系处得如何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的极为重要的标准,即“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

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注重邻里关系在人际和谐、道德调节方面的作用,而且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把善邻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所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邻里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国家治理要实现良序和谐,自然离不开邻里这一民众生活共同体的和美与共、和睦有序。

最熟悉的陌生人,传统邻里关系的解构

“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是建立在传统农耕文明基础上,人际关系相互依存度高的产物,“远亲不如近邻”也更多的是基于群体自身生存发展的共同诉求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内各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感。它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百姓生活休戚与共。

社会变迁中,人们历经了宗族制社区、单位制社区,并在迅速推进的城市化浪潮中,进入了“楼盘制”社区,即以楼盘身份认同(小区业主)结成了社区邻里关系。住房体制的变革、城市社区的扩张,使原本的“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迅速步入“匿名社会”,钢筋水泥世界的空间布局也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人们密切交往的意愿。加之,现代住房功能的健全、信息时代交流与休闲方式的变迁,以及隐私感和社会交往风险意识的增强等,使得原本就由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城市社区邻里之间又添加了一层隔离感,甚至于裹上了警惕的外衣。同时,城市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业缘关系的重要性迅速地显现出来,并超过了地缘关系,同业交流、学习深造、教育子女成为人们闲暇之时的主要状态。

由此,在城市社区的高楼之间,邻里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而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传统的邻里关系出现了断裂,点头之交、网络社区论坛等浅表性交往成为邻里关系的主要表征,邻居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4509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有34.8% 的人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活动”,


80.9% 的人感觉与10 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另据人民网报道,在某网站发起的一项关于邻里关系的问卷调查中,对于“遇到突发情况,你会向邻居求助吗”这一问题,75% 的网友选择“不会”,绝大多数人表示“更愿意打电话向亲戚朋友或以其他途径寻求帮助”,仅有少数人认为如果向邻居求助“应该会得到帮助”。

互信互助不互扰,新型邻里关系的重构

互助是群体的内在本质,从整个社会来讲,邻里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邻里关系的疏远是社会资本的流失,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每一个业主都有使邻里关系和谐的愿望”。多项相关调查表明,有超过70% 的居民认为邻里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渴望加深邻里关系。

杭州市从2004 年开始,就每年举办“邻居节”,目的在于重塑亲邻文化,除了地方政府组织的文艺演出、嘉奖“好邻居”以外,更多的是社区和个人自行组织的敲门送温暖等活动。近年来,还有不少社区开展百家宴、饺子宴、趣味运动会、建立邻里服务中心等活动,为促进邻里友好交往搭建了一个又一个更直接的平台。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文化村的业主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公布了《村民公约》,“邻居见面主动问好;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开车进入小镇不得按喇叭;我们在指定位置停放车辆,不跨线、压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约定,句句暖人心,为社区业主勾勒了小区邻里生活的理想蓝图。2011 年以来,“村民公约”或“邻里公约”已在杭州各城市社区普遍推广。

当然,“邻居节”“邻里公约”以及颇受年轻人推崇的“网上家园”等睦邻活动,在构建新型邻里关系中并非万能,但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区居民的陌生感,为更多的居民提供面对面沟通交流和熟悉的机会,增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和互信感,亲身体验促进邻里交往的现实意义。

根据汉娜?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公共领域如同一张桌子,周围坐满了人,每一个人都被桌子联系起来,同时分离开,人们可以围着圆桌自己交流,但如果这张桌子突然消失,那么桌子周围的人不再彼此分离,与此同时也不再被任何有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了。“邻居

节”“网上家园”等活动的意义就在于邻里间公共领域的重构,城市社区居委会在这方面应该还有更大作为的空间,通过更为广阔的公共交流平台构建、活动空间布局设置以及社区温馨环境的营造,促进社区居民由小区业主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在构建社区公共场域的同时,还应将物理空间平台建设与虚拟空间平台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相协调,以多样化的形式使邻里之间的基本利益一致,实现互相包容和情感认同,并以最低的交往成本满足很高的精神需求,进而加强人们对社区及城市的归属感。

事实表明,基于居住空间的共同情感是城市中产生邻里关系的基础,高楼林立之间,分隔邻里的那堵墙其实并不坚固,有时只要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就能打破邻里信任的精神焦虑。身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随时伸出友爱之手,加深了解,促进互信互助。同时,更应学会尊重邻里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等,真正建立起以互信为前提,以互助为纽带,以和而不同、互不干扰为原则的新型邻里关系。

(作者系杭州市社科社会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046137d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