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课堂的魅力》,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阅读迁移文言文的能力以及研读、探究、实践和创新的语文自学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不可否认的是教科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教材”不仅限于教科书,围绕教科书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大纲也明确指出了延伸语文教学外延的必要性。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师应勇于跳出教材教语文,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文本外知识,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外延,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 一、要重视课内教学 从内容上讲,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决定了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让学生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民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教学、为人处世方面也要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
从形式上讲,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使他们体会到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对课堂学习产生亲切感。课上教学活动方式需要生活化,要重视书外“古代历史”知识。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有关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这些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古代人民的杰出智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当学生自悟课文产生疑惑时,教师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可起到令学生“茅塞顿开”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语文课的人文特点,语文教学还要重视书外“时代背景”知识。有的叙事性的文章具有一定的背景联系,教师在学生朗读文章而不得解时,向学生介绍这些背景知识,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学生理解课文会更容易,也更深刻。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语文向主动学习转变,也只有形成
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课堂上才能流淌出和谐的音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也充满活力,更充满吸引力,学生爱上了语文,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要指引学生的课外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出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优劣。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独立的,可持续的,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自学能力的学生,老师推一把,走一步,没有自己的行动能力,不可能自由搏击于知识之海中。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中职生,这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它意味着离开老师能否将语文学习继续下去。语文自学能力如果从外延上分,可分为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两大类。但作为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更侧重于阅读这一方面,因为作文是以阅读为基础的。语文阅读知识可以细分为字、词、句、段、篇等,语文自学能力就是自学以上各项知识的能力,主要由课上讲读篇目为例子来学习。其中字词是基础,句段是关键,篇是最终目标。
课内阅读内容有限。时间有限,所得有限。而母语学习资源无限,机会无限,发展无限。所以,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开展课外阅读,是加强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教师要经常推荐课外读物;指导阅读方法,特别是读整本书的方法;鼓励摘录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在不断指导与交流中,学生必定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尝到阅读的甜头。课后布置延伸作业,延伸作业应以课外阅读为主,阅读内容的选择原则,一是要与教材相结合,适当延伸;二是要适合学生程度和兴趣。好的语文老师会非常重视每一课的“导入”,充分挖掘入选课本的每一篇经典作品的“生发力”,使之成为引发学生阅读那个作家或那类作品的一个切入点。
另外,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课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我们应允许每个学生在此过程中有个体差异,不必千人一面。语文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施展才华的天地,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求知,还要引领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才是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总之,教无定法,每一堂课的设计,都应融入教者的个性特色,彰显出语文的魅力,使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022b9f0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