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寻访不遇”的多重意蕴

2022-10-13 01:10: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寻访不遇”的多重意蕴》,欢迎阅读!
诗中,意蕴,不遇,寻访,多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诗寻访不遇的多重意蕴

作者:陆小红 陶晓跃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3年第01

唐代交游酬唱、读书山林之风很盛。文人逸士常常要到幽僻之地去探访那些远离人群的友人或僧道,可由于信息、交通的落后,不可能有即时探访预约,寻访不遇的情况也就无法避免地经常发生,于是,自然产生了许多寻访不遇的诗歌。寻访不遇,不仅是唐代诗人的一种个人生活遭遇,更是诗人的精神追求、审美情趣的展现。细细品读,滋味酽酽。 一、因不遇而现奇景

且看李益的《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来到红楼院访友,可友人广宣外出,不得入内,于是,写了这首饶有逸趣的诗。诗的起笔写红艳夺目的柿林,在诗人看来柿叶不是因霜染而变红,而是它自己多情,在风中翻飞红成一片,给秋日的园林抹上绚丽的色泽,可谓奇矣。第二句写巍峨的红楼,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幽深的天宇竟在红楼一旁,借此烘托出红楼的高耸入云,更可谓奇哉!瑰丽的色调,绚烂的秋色,寥廓的境界,也正是因了诗人的一次造访不遇而遇。诗人隔窗而望,幽深的竹林,苍翠多姿,更为可爱。于是,诗人也就自然萌发了差遣随从到邻居家寻找开门的户钩,进院去饱览那无人问的另一种秋色的愿望。

二、因不遇而晓事理

韦应物的《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就蕴含了一种理趣: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唐制,官吏每旬,休假一日。诗的首联以极为平淡的笔墨叙写诗人一旬中九天为官务奔忙,终于迎来了一个休假日;可利用这难得的休假日去拜访友人王侍御,不料却扑了个空。不遇又空还中的,填满的是诗人的失落、惆怅和沮丧。第二联,诗人笔锋一转,点出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因为他所居住的环境如此清冷幽静,不仅门对着潺潺的溪流,迎面还有白雪皑皑的山岗。清澈的流水,清冷的白雪,滋养了友人清入骨的诗情,生活即诗的理也就孕育其中了。 三、因不遇而悟禅意

刘长卿的《寻南溪常道士》可谓此类诗中的经典之作: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兴冲冲向着南溪道士居所走去,山路迂回,石道上的青苔残留着疏落的足迹;远处白云缠绵萦绕着默默的沙洲,近处芳草茵茵遮掩了静静的柴门;雨后看松,松色欲滴,顺山临水,水源自现。于是,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自迷在清丽的山水之间,浸沉在明净的花草之中,寻访不遇的失落早已没了印记,妙悟的禅意,也尽在不言之中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fe37f9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e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