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必修5兰亭集序》,欢迎阅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苏教版必修5《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探索。 2、 理解文章在叙述之后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的表达方式。 3、 识记常见的实词,理解语言特殊现象,能区别“所以”“所”的用法或意义。 4、 联系现实对文章的内容作更深层次的解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感受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探索,在阅读中涵养自己的豁达。 2、 归纳整理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与虚词。 3、 熟读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常见的文言句式。记录预习中生成的疑问。
2、借助网络了解晋代的社会状况,选择一件事作为例子;了解王羲之生平及序的有关常识。 (附)相关资料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俩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 序的有关常识(略) 二、导入新课:
通过前几堂课对《逍遥游》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面对战国时期的动乱局面,庄子由于不满现实,渴望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的这种思想对晋代士人产生深远影响,晋代士大夫阶层有崇尚虚无思想的倾向。同样面对寻常的快乐,短暂的人生,永恒的宇宙,我们的书圣有些什么不同于时人的见解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看看他给出的答案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往书圣的名篇的必经之路,一定也是朗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一次。(有课前预习的铺垫,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自由地朗读,可以想见学生摇头晃脑朗读的情景)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单纯只是字面上的准确朗读,并不能达到我们学习的目的。对文言知识的积累讲究的就是平时的点滴收集。拿出你们的积累本比比谁的积累是最能抓住重点词又是最细致的。 三、疏通文句。
(一)交流预习成果,解决预习中生成的有关词语方面的疑问。 1、字音(略)
2、解释字义。(学生质疑、交流)
3、重点词归类(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示例: 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 “趣”通“取”:往,取。
【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像。 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做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具体的归类工作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补充完整,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给一个范本,文言的学习得特别重视学生自己的整理。因为只有经过自己整理的东西用起来才顺手。但对“所”字结构有必要跟学生作详细的讲解,“所”加上动词或形容词可以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事物。)
四、研习课文第一二段 1、文章第一段主要描述了什么事,表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把你特别有感受的那几句,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明确】文章的第一段文字焕发着一种光彩,作者笔下的景能够带给读者怡然的感受。文字本身音韵上也非常和谐,所透露出来的那种愉悦的心情更是迷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几句读之让人唇齿留香。描述的是兰亭宴集的盛况,表现的是作者陶醉于人与自然和谐氛围中的快乐心情。
(安排这一环节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文字的美化为内心的体验,因为有过内心真切体验的东西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的痕迹。也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之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真正以学生为本。)
2、面对美好的天气,美丽的景色,和美的人情,盛大的宴会,作者的快乐似乎是达到了一个顶峰,由这份快乐他想到什么?此时的心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个字作概括?
【明确】由宴会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无法把握,不禁使“痛”从中来。意识到人生无常,生命终有期限,这些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文章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几句能够了解作者的心情。段落的结束句一个“痛”字足以准确概括。
3、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如何水到渠成地提出的?
【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死生亦大矣。” 文段开头出现的是一个阔大的境界:“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由此生发感慨。而后举出两种不同生活方式。好像有静躁的不同,事实是为了说明同一个思想,无论何种快乐都只是短暂的,也都有一些值得留恋的快乐。接着转入生命的期限。至此观点自成。(对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出于培养学生解读文本能力的目的,扎根于文本,实实在在,有助学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对文本的内容不至于就空论空。针对应考,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更何况学生在生活中的交流同样要借助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所以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渗透) 4、问题探讨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5、朗读体会,小结。
【明确】作者以叙述写景入手,为后面的抒发感慨作层层铺垫,让所有了然于胸的景与情在有序的安排中如春天的泉水汩汩而出,行文流畅,情理相融。 五、布置作业
1、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全文背诵 2、把文言常识归类整理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景色 清醒 人事 乐 - 痛 眷恋
不同生活方式 同样的快乐和短暂
有限 - 无限
第二课时完成对第三小节的研习及问题的深入探讨
简评:
每一篇好文章都会有所承载,《兰亭集序》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能做的就是尽自己之力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文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体会,有自己的分析,在每一步的行走中留下的是自己或深或浅的足迹。正如新课程要求的一样重视学生的原始体验,并把它与文本做有效的连接。在执教过程中教师把诵读作为一把钥匙,开启领悟的大门。
体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可以贯穿始终,但它终究不是全部,所以在整个教学中一步一步带动学生进行思考概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不管以何
种方式提出问题,只要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成功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发现了问题,然后通过思考来解答,这当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为通常情况下,学生总是希望教师教给他们知识,而不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所以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是当务之急。同样教师以提出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由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来解答也是一条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教师在预设时能充分估计预设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那么这样的预设就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希望教师在教学中会持之以恒,真正从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丰富人生的角度出发。
永康市明珠学校 朱李云
3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fca50bf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