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唐人诗法自然谈素质教育》,欢迎阅读!
从唐人诗法自然谈素质教育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注曰: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是万物之本,是人所归属的地方,也是所有艺术的源泉。以自然为法,则收益无穷。
自然审美是我国诗论的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诗法自然,就是从自然中寻得灵感,任意而发,随性而作。钟嵘《诗品》与严羽《沧浪诗话》都主张诗法自然,以自然真美的审美标准来构建各自的文学理论体系。而唐代诗人在践行诗法自然的道路上走的最好,唐代诗人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的诗篇,王维就是山水诗的大家,又如孟浩然,“善于在平淡闲逸的日常生活中把握微妙的情绪,融汇于清旷的境界”。
李白也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在诗中超凡的自然意象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
自然,使诗歌更显魅力。而就是在这种感受与亲近中,诗人获得了发展。而现在,置身于高墙泥瓦之中,我们失去了亲近自然的机会;高速的生活节奏使我们疲于感受,也懒于感受;人们的趋利性,使回归自然变得那么的遥远。人失去了自然性,沦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工具,这正是引我们深思的,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师法自然,呼喊素质教育,回归完整的人性是当今教育首先应该重视的。
现代教育忽视对人,对生命意蕴的关注和涵养,陷入急功近利的歧途,这是缺乏宏大智慧所致。大自然是生命之母,万物之源,它所以生生不息,日趋繁盛,乃是因为具有大善而无求、大真而无华、大美而无痕的“宏大智慧”,这是一种原生态智慧。教育返璞归真,正需要师法自然,追求无求、无华、无痕的原生态智慧,努力创造大善、大真、大美的境界。
在现代化突飞猛进的狂潮中,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飓风里,外观的繁荣和形式的热闹恰恰遮蔽了现代教育内在的衰微和实质的凋敝;不难发现,人与教育都已在迷惘中迷失了;
人似乎更在意从教育中沽取用以谋生发迹的知识和技能,却不能给人以精神的涵养了。
人是活的存在,精神的涵养远重要于技能追求素质教育正意在于此。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我认为,善于感受,善于体验就是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埋头苦读,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做自己认知的主体,在感受、体验和经历中,知识才是活的知识,人才是活的人。素质教育就该放任学生自由发展,自然就是个自由的境地,万物尚可以自己舒适的姿态生长,人作为最高级的动物,难道不应该更自由一点吗?
诗人诗法自然,教育也要师法自然,从自然中取法,遵循教育的规律和人的生长规律,并回归自然。真正实行师法自然的素质教育,未来才会有像李杜王孟这样的巨星。
《唐诗研究》 2010-12-2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f9807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