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产阶级到底是群什么人》,欢迎阅读!
"中产阶级"到底是群什么人?
几年前,一些中产阶级生活教科书,如《格调》《品位》,在中国出版,一度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密切关注。有关“中产阶层”、“中产文化”的话题也被反复提起。有人认为,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急剧膨胀,属于该阶层的共同文化也正在孕育和发展。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也纷纷对这一阶层在完善我国社会结构、推动资源流动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下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出现“中产阶层”,但是否能形成一种阶层文化,为成员所认同,为公众所认可,显然需要更多的磨合与努力。举例来说,一个年收入20万元左右的中等收入者,可能是大都市外资企业的白领,可能是高等学校的教师,也可能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政府官员,还有可能是乡镇小企业主或普通商人。这些人都属于经济收入上的“中间阶层”,但他们在价值观念、文化趣味、生活方式上,恐怕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因此,要想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阶层形象和认同,绝非仅仅依靠经济收入等因素来获得,而要更多地依赖成员共同享有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生态,一种包含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在内的具有共同世界观的文化。
在西方社会文化史上,“中产阶级(阶层)”这一概念有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含义。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文化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生活方式。中产阶级(阶层)是一个文化范畴,是“一套新的社会关系、一套新的经济实践、一系列新的嗜好和欲望———简言之,即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西方社会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并未因其数量上
的优势,而轻松地取得文化上的主导地位。这个中间阶层始终处于夹缝之间,他们的政治身份暧昧,文化身份模棱两可。在上流社会和精英阶层看来,中产阶级在文化上是消极的,缺乏文化的原创力,没有能力形成统一鲜明的文化形象,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消费阶层。底层社会则对中产阶级充满敌意,并视他们为上层社会强大的同盟军甚至是帮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逐渐由一个简单的利益共同体,一个生活方式粗鄙、文化趣味平庸的平民阶层,变成了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
中产阶层并非仅仅构成一个社会的中等收入阶层,而是介入到建构一种属于中间社会阶层的“公共领域”、生活社群、公共生活空间、社团乃至政治,并进而形成一种与其公共领域相对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这里面,被传统的精英意识所妖魔化了的,或者被当下公共舆论所美化和时尚化了的中产阶层意识,都不是中产文化的真实面目。
今天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缺乏这样一种公共领域和价值体系的支撑,从而导致他们在文化认同上无所适从。其实,所谓的“中产阶层”和“中产文化”,在当下中国尚且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人们并不知道中产阶级的真实来源和构成规则,无非是根据几本小册子,胡乱拼凑起若干条例。一股徒有其表的中产阶级文化潮流开始在中国蔓延。人们从几本西方的小册子里,仔细地寻找着诸如怎样装潢卧室、怎样品味咖啡的指南,试图从物质生活的表面,模仿和探索出某种“有修养”的生活方式。拙劣的东施效颦,一些没有来龙去脉的暴发户,在金钱的沼泽地里孳生的灰色蘑菇,装点着“中产阶级”的寒冷交替的早春季节。
他们也许是一群靠经济活动纠结起来的“乌合之众”,其生活方式和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f8e687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