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思考
摘要:试卷讲评课既是一种重要的课型,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教师应改变“一拖再拖,逐题讲解,就题论题,一讲到底”的做法,要做到讲授试卷的时效性,达到及时准确,要把握试卷的整体性,搞好统计分析,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性,要提高针对性,重点突出,要挖掘试题功能,注重拓展性,要加强正面引导,讲究激励性。
关键词:时效、整体、自主、针对、拓展、激励、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也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所常遇见的,但时常被广大教师所忽视,一部份教师还认为不就是讲讲试卷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使试卷讲评成为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在讲评课中,教师往往采用对答案,就题论题,“唱独角戏”的授课方法,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意识淡薄,讲评的效果差------“一讲再讲,一错再错”。我结合自己平常的试卷讲评情况,听取了其他教师的授课情况,为了有效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把握时效,做到及时准确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把试卷讲评安排在辅导时间进行,使讲评的时间滞后,讲评效果大打折扣,考试后何时讲评试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实践证明,试卷的讲评应放在测试后未上新课之前为宜。因为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也强烈希望知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其次,对教师来说,刚阅完试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熟记于心,因而此时讲评试卷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整体,搞好统计分析
考试结束教师应对试卷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把握试卷的整体结构,难易程度,考点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评价,这是试卷讲评的基础工作,其次要对学生
答卷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工作忙或思想上不重视,试卷批改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统计分析,缺乏整体评价,收效甚微。因此,在试卷讲评前要作好答案的验证、数据的统计、错因分析、写好教案等准备工作。
三、体现自主,以学生为主体
叶澜教授以为:“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受性之强,都是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正的对手,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试卷讲评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若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收不到好的讲评效果。因此,讲评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一定要作好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交流引导,找重点学生个别交流,倾听他们的解法,思路。
四、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
在讲评前,教师要针对普遍问题与个体错误进行认真备课,这是试卷讲评关键。可少讲的绝不多讲,必须精讲的个字不少讲,要弄明白哪块内容应该重点讲,哪块应该展开讲,有必要时需重新组构题目,设计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切忌“从头到尾,逐题讲解”。
五、注重拓展,挖掘试题功能
讲评课上,教师要避免“就题论题,浅尝辄止”的做法,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注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式、发散式讲解。尤其应针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宽、加深,形成系统,完善其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教师有宽广的眼界与足够的底气。一题多解,拓宽解题思路、一解多问,培养探究能力、一题多变,发展应变能力
六、讲究激励,加强正面引导
很多教师上试卷讲评课常会以“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做?”等话语来挖苦训斥学生,导致课堂上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因此在试卷讲评时,教师应关注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正面引导。对他们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激励其更上一层楼。对于后进生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其合理成分,并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答卷的优点,要大加赞赏。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新颖、有创造性等。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用投影展示给学生,也可由学生自己讲解。总之,讲评课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基调,引导学生以个人的发展为参照点,关注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使学生真正领悟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掌握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与技巧。
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教师应改变“一拖再拖,逐题讲解,就题论题,一讲到底”的做法,加强讲评课特点及操作模式的研究,不断提高讲评的效果,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相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积极学习,取得理想成绩。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f00f21740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