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学》,欢迎阅读!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 。
A.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B.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 C.人与他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关系的研究 D.有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的研究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
A.经验描述阶段 B.学派时代 C.实证分析阶段 D.哲学思辨阶段 3.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分析与综合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 4.口头调查又称为 。
A.纸笔法 B.量表法 C.访谈法 D.档案法
5.行为主义学派中不属于强化理论核心概念的是 。 A.联结 B.强化 C.学习 D.模仿
6.相信社会的安排,认为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类人被罗特称为 。 A.外控者 B.内控者 C.外向者 D.内向者 7.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B. 趋刹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D. 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8.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 A.定型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9.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 。
A. 有无言语的出现 B. 有无媒体的中介 C. 有无态度的交流 D. 有无情感的交流
10.美国心理学家罗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此理论被称为 。
A.印象形成理论 B.图式理论 C.个别差异理论 D.控制点理论 11. 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 A.能力 B.努力 C.心情 D.运气
12. 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人们进行行为归因的原因是 的观点。
A.稳定与不稳定 B.内控与外控 C.内因与外因 D.主观与客观 13.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是一种 。
A.线性关系 B.函数关系 C.加权关系 D.倒U型关系
14. 在人类社会化的进程中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特殊作用的因素是 。 A.学校 B.教师 C.家庭 D.同伴
15.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 的关系。 A.很复杂 B.无关 C.负相关 D.正相关 16.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里,“镜”是指 。
A.他人评价 B.法律 C.社会标准 D.舆论 1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态度维度的是 。
A.指向度 B.强度 C.投入度 D.深度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印象形成的模式的是 。
A.平均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 C.加法模式 D.人格品质模式 19. 利他行为与助人行为有一重要区别,它是 。
A.一种亲社会行为 B.以有利于他人为主要目标 C.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 D.不企求回报的行为
20. 下列选项中哪项属于社会角度范畴的社会知觉偏差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二、判断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10分)
( )21.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是一种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 ( )22.与相似性相比,互补性是更加基本的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
( )23. 19世纪,直接为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做了理论上和方法上准备的是德国民族心
理学和法国群体心理学。
( )24. 测谎仪通过测量伴随情绪的几种生理反应,如呼吸的改变、心血管活动出汗来
测量个体是否撒谎,因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完全能鉴别出是否撒谎。
( )25.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用来满足基本动机和需求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 )26.社会心理学的确立以冯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为标志。
( )27.社会心理学研究存在着社会学取向和心理学取向两种研究取向。 ( )28. 不管说服者的可信度还是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论据,只要自己不愿被说
服,说服就是无效的,除非他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
( )29.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这是属于近因效应。 ( )30.凡是刻板印象都是不良的。
21. 群体的非正式规范若是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规范,会阻止成员的努力。 ( )22. 中国人在愤怒时,往往选择抑制愤怒,从而容易产生怨的情绪。 ( )23. 饥渴动机是生理性动机。
( )24.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越强,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越大。
( )25.当我们看到越有女人味的女性,与女性相关的刻板印象越容易浮现在我们脑海中。
( )26. 偏见会影响人的社会知觉,使人产生错误印象。
( )27.社会心理学以学科名义登场,是以拉扎劳斯、施坦泰尔的《社会心理学》命名
的两本同名著作为标志。
( )28. 群体成员的目标与群体的目标一致,则群体的凝聚力就高。
( )29.老鼠喜欢在转动的轮子上奔跑,享受运动的乐趣,这是属于外在动机。
( )30. 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是一种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 三、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本题满分40分)
31.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8分) 32.简述什么是亲社会行为。(4分) 33.简述人际关系的原则。(8分) 34. 简述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8分) 35. 简述态度的构成因素。(6分)
36.减少侵犯行为的途径有哪些?(6分)
31. 什么是归因?试阐述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10分) 32.简述决策的主要理论。(4分)
33.什么是人际关系?请简述人际关系的原则。(12分)
34.试述人际吸引的条件。(8分)
35.什么是亲社会行为?简述如何培养个体的助人行为?(10分) 36.请简述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10分) 四、论述题(本题共1大题,本题满分30分)
37. 在一项研究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通报了这些人的名字,其实,这些人名是从花名册上随即挑出来的。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1964年3月13日凌晨,一位妇女在纽约市被谋杀了。这位妇女的名字叫凯蒂,她的工作是酒吧管理员,当时她正下班回家。当她从停车场穿过街道回到她住的公寓时,一个拿着匕首的男人逼近她。她开始跑开,但是男子赶上并且揪住她,并且用匕首刺她。她大声呼救,许多公寓的灯都亮了,人们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攻击的男子准备离开,但当他看到没有人过来帮助受害者时,他又回过头来刺杀这位妇女。她又尖叫起来,但他猛捅数刀,直至她死去。后来的调查显示38位目击者看见和听见了这次可怕的持续45分钟的袭击,但是没有人出来提供帮助,或者向警署报案。试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人们为何不提供帮助?
相关原理
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
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拉塔内和达里对此现象提出一个解释,认旁观者是否伸手相救,有一个由五个步骤组成的认知决策过程。在每一步上,旁观者都可能停顿下来,有五个步骤:
1)是否注意该紧急事件。若没注意到,当然助人行为无从谈起。 2)如何解释该事件。例如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可能以为他喝醉了,也可能以为他病了。这两种解释就会决定是否相救。
3)对个人责任的评估,即个人对于解决该紧急问题有多少责任。若决的责任重大就会采取紧急行动,若觉的自己没有什么责任,就可能无动于衷。此时,旁观者的人数多少影响很大。若只有一个旁观者,可能意识到危险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责任重大,若不相救的话,会产生内疚。旁观者人数多了后,责任就会分散,内疚感也会小一些。
4)是否知道如何相救。若没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能力,即使有心相助,也是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
5)决定是否采取行动。若人们经过了上述所有步骤,觉得有责任相助而且知道该如何帮忙时,他们就进入最后的阶段,有可能考虑一些问题,如对代价的衡量。 有人挺身而出,就会起示范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efe2059a76e58fafab00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