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欢迎阅读!
一、 背景
1思想来源于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
2、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从历史上诸多战
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
4、哲学基础——“性善论”孟子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人性问题,认为
人性本善。
二、核心——“民为本”
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和居仁行义,以德服人的王政思想。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这是“民为贵”最基本的含义。
孟子提醒君主得人民的拥戴,才能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姿章句上》)
并认为如果国君无道,危及国家的存在,那就换掉国君,但人民不能变换,更不能丧失,所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行拂乱其所为,具有大丈夫情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应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善养其心而不可旦旦而伐之。
三、具体方略
(一)民生——社会发展的根基与保障 (二)民利——人民生存的基础和权益的表达 (三)民教——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与灵魂
四、现代启示
我们要剔除孟子“仁政”思想的糟粕部分,并在吸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超越。
(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二)保持忧民意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 (三)以德育人治国,促进社会政治、精神文明建设 (四)慎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人文精神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ec791da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