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大视角看环保》,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大视角看环保
作者:刘翠玲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0年第22期
摘要: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保护环境已被广泛关注。然而,环保问题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五个视角对环境保护进行了系统的解读,旨在为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提供丰富的认识视野。 关键词:环保 政治 经济 科技 社会 文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对于自然,人类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竭泽而渔的开发与利用。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人类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遭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面对人类朋友的悲惨遭遇,基于对工业化带来的生存危机的自觉和认识,人类开始深刻反思,绿色思潮应运而生,环境保护运动广泛开展。
随着生态意识的深入人心,环境保护运动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新世纪下的环境保护而言,全新的形势要求环境保护必须推陈出新,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全新的环保道路,而深化环保认识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第一步,首要之举。鉴于此,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五个维度解读环境保护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环境保护提供更为宏大的认识视野。
1 政治视角看环保
2009年12月7日,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如同其他领域的国际事务一样,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这个舞台上,大国与小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怀着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进行着外交博弈。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表面上是各国就温室气体排放额度讨价还价,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各国关于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的博弈,进而影响长期的国际权势转移及国际话语权的掌控,是一次政治较量和政治形象的塑造。为期12天的大会波澜起伏,场面激烈,人们都希望哥本哈根的12个日夜如同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一样上演一出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哥本哈根协议却无果而终,喧哗躁动后留下的是一片孤寂落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实证明,哥本哈根的较量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世界的最大政治就是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只是诸多环境政治博弈的一个典型代表,一个开端。围绕人类生存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博弈在未来的政治舞台上将扮演主角。一个国家的环境态度、环境政策、环境外交将代表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环境的保护已经涉及到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 经济视角看环保
传统发展观以强调经济增长为主,基本上采用的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发展模式,经济活动的过度或失当已经引发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所以说,当今的时代是经济绿色转型的时代,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是实现转型的重要内容。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先低端后高端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被事实所诟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是迫在眉睫。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协同进步,环境保护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作用,而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丰厚的壤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将两者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始终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纳入计划综合平衡才能开创环保新局面。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正是实现经济、环保双赢的有效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加强再循环,以此扩大环境容量,增加绿色物质财富。
3 科技视角看环保
过去,由于科技不发达,致使很多产业、很多技术处于低端水平,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生产能耗大、污染重,甚至产品不达标,与此同时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就必须依靠发达的科技,从前端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能源消耗,从后端改善处理技术,较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说,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是一个科技问题,而要解决环保问题需要科技先行。
首先,以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先进科技的开发为支撑,引领环境保护的发展。其次,以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全面实施环境科技创新工程。第三,以提高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为目标,系统规范环保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第四,以引导企业开展环保科技自主创新为途径,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水平。第五,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助推科技环保的永续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社会视角看环保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公平问题。环境公平强调了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视角研究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性,是社会学与环境问题的链接点[1]。环境公平表现在多个方面。从时间尺度上讲,环境公平表现为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方面;从空间尺度上讲,环境公平表现为地域公平和群体公平两个方面。代内公平是指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地域公平从大尺度上探讨国家之间对于环境问题应有的权力和义务,从小尺度上探讨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之间对于环境公平的表现。群体公平则主要强调不同群体之间应担负的环境保护责任。
然而,无论是哪个类别的环境公平,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保护要求所有人都应有享受清洁环境而不遭受不利环境伤害的权利,与此同时环境破坏的责任应与环境保护的义务相对称。当今环境问题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越来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失调,因此,环境保护是一个涉及全人类的社会问题,环境公平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则。
5 文化视角看环保
从过去几十年的情况来看,全世界并不缺乏对环境生态进行必要的和基本的保护的科学技术,全世界的资金也足以用来解决诸如水质的大面积污染和大气的工业污染这样的问题,但环境生态恶化还是在一步步加剧。这说明,环境生态破坏后面隐藏着更深刻的文化方面的原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它为主动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所追求的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境保护可以助推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是一个涉及多维度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要想改变环境恶化的趋势,不仅要从政策、制度、措施上加以重视,而且必须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视角去思考,用全方位、综合的、系统的视野看待环境保护问题,以此开辟环境保护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浙江学刊,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e32c0e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