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认识“兄、倍”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理解诗歌大意,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课件出示】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3.简介诗人王维:【课件出示】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xiōnɡ bèi 兄 倍
(1)自由读,指名读。
(2)师生共同正音:“兄”是后鼻音,“异”整体认读音节。 (3)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课件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课件出示】:图文)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课件出示】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
。孩子们,将来你们长大了,或许也会像大诗人王维一样,离开生你养你的故乡,远离你的父母亲人,你们也一定会在心里时时牵挂着远方的家。让我们最后再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诵读一遍今天学过的这首诗歌,读出诗歌中满满的思念的味道。
2.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五、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e1146dd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