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管理学校的三驾马车》,欢迎阅读!
管理学校的三驾马车
摘要:“管理”一词,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当今社会,学校管理活动已经从经验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之路。这就要求现代学校管理者,要有一个进步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学校管理 先知先觉 扬长补短 随机应变
校长和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两个核心人,决定着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管理,始终要有一股奋进、一股斗志昂扬的力量。学校所有的管理人员、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后勤员工整天都处在一种忙忙碌碌的工作状态,每个忙碌的人,每件忙碌的事,是否都真正忙到了点子上?要知道:“精美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功”我们不得不承认,提高教育质量就要真抓实干,要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操作。坚持为教师服务,让教师获得成功;坚持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做人、求知方面得到发展,永远是学校工作的“点子”,学校管理要成功,必须驾驭好“三驾马车”。 一驾马车:先知先觉
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教师,使教师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学校管理首先要驾驭好第一驾马车——先知先觉。
我们许多教师缺乏科学的教育思想,工作“短视”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观念还停留在自己学生时代的教育层面上,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最终效果不佳。我认为,教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师的思想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用新观念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人才。
二驾马车:扬长补短
人们都清楚“木桶理论”,它深刻地告诉我们“短板”对“木桶”盛水能力的巨大制约作用,我们都应该成为学生“短板”现象的补缺者,应做到引势利导、因材施教、扬长补短。
1.扬长——适合学生发展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就是“扬长”的教育,是学校充分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才、成功之路。有道是:“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胚虽短,续之则忧。”(庄子)从宏观角度讲,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长处(即优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特长”的发展。
2.补短——优生差学科辅导。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惰性,学生更是如此,即便是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放松自己,因此,对于中上等学生,老师必须向他们提出高一级的标准,让其选定高远的目标,并不厌其烦、不失时机地敦促完成既定任务。如果因主观的原因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老师一定要严肃处理,让其从心理上认为老师对自己的问题决不会迁就,直到其完全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中上等的学生养成永不懈怠、敢于拼搏、严格细致的作风。
三驾马车:随机应变
伯温中学刚成立时,由于我们是高起点办学,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社会对伯温中学有着强烈的教学质量诉求,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拿出优异的教学成绩才能让我们学校“先立足”。我通过几天的冥思,提出了“没有质量就没有尊严,没有分数就没有今天”的口号,既将之当
作激励口号,又当作工作目标,并制定了明确的教学效果奖惩机制,且奖金额度非常之高,其它方面奖励制度先放一边,将全校师生拧成一股绳,上下齐心,披荆斩棘,朝着“高分数”目标进发……最终“苦心人天不负”。
在第一学期的全县期末统考中,我校在全县前200名中占了192人,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赢得了如潮的赞誉,学校办学取得了暂时的成功。然而,冷静下来时,我又开始思考,是不是光有“高分数”就可以了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多元智能时代,要求人才多元化培养,全面素质培养才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全面素质培养与“高分数”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所以,我在第二学年又提出了“没有分数就没有今天,只有分数就没有明天”、“规范 有效 创新 发展,打造生态校园”的激励口号和工作目标,且组织学校骨干力量全方位系统性地制定和完善了各方面奖励制度,特别是对学生的非学科素质竞赛制度,做了详细制定,并辅之以高奖金激励,这让音、体、美等老师精神振奋,学生兴趣倍增,素质与学业并重,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主科常为它们让路,最终结出丰硕成果——几年来,我校的素质竞赛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在运动会、美术、信息技术等项目中常常代表县、市参赛,取得了200多项省、市荣誉,也包揽了近连续4年的县运会团体冠军。我们也常听到社会上对我校学生有很高的评价:“伯温中学的学生不光会读书,也很会玩!”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管理要应时而动、顺势而变。 总之,作为一名有思想的校长应驾驭好先知先觉、扬长补短、随机应变这三驾马车,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使教育更加贴近人性、贴近现实,才能同与时俱进的教育潮流同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2]檀传宝 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de80c54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