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归纳

2023-02-28 15:01: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黄河,知识点,下册,归纳,初一
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归纳

一、内容赏析 (一)序曲

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

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

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

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

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 (四)尾声

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的精神 二、理解主题

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三、补充资料 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衣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四、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dd823d9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