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梁实秋散文幽默风格的成因及作用》,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梁实秋散文幽默风格的成因及作用
作者:邝灿彬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1期
摘 要:出于阶级立场的原因,梁实秋一向未被中国文坛重视。他不是一个思想家,但他绝对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他是一个教育家。回国后,一直耕耘在大学讲坛,做过不少深刻的学术研究;他是一个翻译家,他以一人之力,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中文;他是一个批评家,他在美国攻读的就是文学批评,在现代批评界中有不少建树;他是一个作家,他的散文以《雅舍》为代表,是散文界的奇葩。身处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过着南迁北走的动荡生活。正是这种经历,使她更深刻的洞悉那个时代的人性,反映到文章上,便形成了他散文中透着讽刺的幽默风格。他用这种笔墨,冷静地刻画出人生百态,让人发笑,让人难忘,让人深思。 关键词:梁实秋;动荡;世态人生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1 一、梁实秋散文中幽默的成因
—生活的动荡和失意练就了梁实秋用幽默来调侃世人的风格。
梁实秋出生在一个书香气很浓的封建家庭里,他自幼聪明好学,1915年秋天考入清华大学,八年后继续到美国求学。1926年初夏,他没有留恋异国的物质享受,毅然回到时局动荡的故土。新婚不久,迫于形势,他只好携眷南下。到达后,发现形势比估计中还要动荡。不久城外渐渐听到了炮声,于是梁实秋夫妇只好匆匆雇了一辆马车逃到关下,搭船跑到上海。几经波折,梁实秋只身逃到了重庆避难。这是梁实秋人生态度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一种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他心头一直充满着一种“匡扶济世”,“兼治天下”的历史责任感。但一场深重的民族灾难将他心头的热情和理想都击碎了。南迁北走,妻离子散,朝不保夕,使她心中产生了一种人生无奈的悲叹。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痛苦地感到:在民族危难的严峻时刻,一个空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是如此的无能为力,常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无足轻重。而那些手握民族命运的大人物,却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争权夺利,中饱私囊。他对现实政治完全绝望。从此,他转向一种隐退避世的处世态度,越来越崇尚老庄的虚静境界。从“兼治天下”到“独善其身”,从追求外界事业的成功转到寻求内心生活的恬静,梁实秋开始把自己静静地放在尘世之外,静静地观察着世人,静静地用诙谐幽默的话语把世人的百态精巧地勾画在纸上。 二、梁实秋散文中幽默的作用
—生动犀利地勾画出人生百态,让人如镜中窥己,在笑声中感受出深重的意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梁实秋是一个处处留心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到重庆后,对于国家政治他不再有任何的期望和憧憬,与世无争心境使他真正地接近真正的生活。难改骨子里的书生气,梁实秋开始用一种略带玩赏的目光去观察,审视各种形形色色的世态人生,继而便用一支幽默诙谐的笔将芸芸众生的行动举止乃至神态心理都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出来。在刻画的过程中,他又时时夹杂了自己真切的情感和体验,使人感到如自己亲身所闻所见,又如是镜中窥己,不觉哑然失笑。笑声之后,往往令人不自觉地深思,深思自己,深思别人,深思那个社会,深思我们的民族,深思我们的国度。
如在《排队》中,他写道:“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也许衣冠楚楚的,也许是破衣邋遢的,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夹得很紧,胳膊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比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臂、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在“让”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按常理,电梯停住应该先让要出来的人先出来,然后让要进去的人再进出,和公共汽车的上下一样。但是我经常看见一些野性未驯的孩子,长头发的恶少,以及绅士型的男士和时装少妇,一件电梯门启,便疯狂的往里挤,把里面要出来的人挤得唧唧叫。公共场所如电影院的电梯门口总是拥挤着一群万物之灵,谁也不肯遵守先来后到的顺序而退让一步。”
我们的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而自居于世,“谦让”是我们最重要的优良传统之一,孔融让李的故事我们是男女老少无人不知的。古训有言:“让,德之先也。”“让,礼之主也。”但是,在我们这样的礼仪之邦里,上面所描述的“无礼”之举却是随处可见。或许我们自己就曾经有意无意地做过。
梁实秋对世态人生的刻画总是入木三分。其实,对现实人生的留意,对人生百态的刻画,本来就对人性的一种认识,一种反省。所以,在那些看似可笑的画面里,在笑声之后,我们往往会对笑声背后那深沉的意蕴有所领会。 参考文献:
1、《才子梁实秋》刘炎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2、《梁实秋与韩菁菁》叶永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1月; 3、《雅舍风流—梁实秋》敏君,缤子,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12月; 4、《梁实秋与雅舍》,李萱,重庆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梁实秋传》鲁西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6、《梁实秋》宋益乔,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7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d1dd74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