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文解字》中口齿字简释》,欢迎阅读!
《说文解字》中口齿字简释
本文考察了《说文解字》中与口齿及其病变相关的文字,据以分析这些文字所反映出的古人对于疾病的认识和医学发展的情况,揭示了《说文解字》在医学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参考价值。
标签:说文解字 口齿 病变
一、表示口齿的字
《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口是个象形字。是甲骨文的形体,像嘴巴之形。“口”的本义是指人的嘴巴,是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段注》:“言语、饮食者,口之两大端。”口下连气管、食道,是饮品食物摄入的门户,为脾之外窍,脾胃功能调和,则口食知味,唾液分泌正常。《灵枢》:“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口唇、舌与喉咙、会厌等协调动作而发出声音。口也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之一,亦有助肺行呼吸的作用。
《口部》:“吻,口边也。”即嘴唇。
《肉部》:“脣,口耑也。”《释名·释形体》:“脣,缘也。口之缘也。”即嘴唇。分上唇,下唇。为脾之外候。《素问》:“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口唇色泽鲜明与否,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故临床上常观察口唇的变化,以诊察脾之病变。
《牙部》:“牙,牡齿也。象上下交错之形。”《段注》:“壮各本讹作牡。”“惟石刻《九经字样》不误。”“士部曰:‘壮,大也。’壮齿者,齿之大者也。”即大牙,臼齿。
《齿部》:“齿,口龂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口龂骨:口腔牙龈中的骨头。“齿”是个象形字。是甲骨文的形体,像口中有牙齿形,齿应指门牙。自金文始加声旁“止”,构成形声字。齿为骨之余,属肾所主,赖肾精充养,故其生长情况、坚固与否和肾气的盛衰有关。《素问》:“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牙齿的作用主要是嚼碎、嚼烂食物,使之有利于消化。而唇齿在发音、讲话中,也起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甲骨文有齿字,无牙字。“牙”比“齿”出现得晚,周代铭文中才出现“牙”字。《段注》:“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牙较大于齿。”古代“牙”与“齿”有明显的区别,前部靠唇的叫“齿”,即门牙;后面的槽牙称“牙”,即大牙,而现在则统称为“牙齿”。
《齿部》:“龂,齿本也。”《字汇》:“龂,与龈同,齿根肉也。”牙根肉,即牙龈。分上下龈。牙龈望诊可作为诊察疾病的参考。如牙龈色白,是血虚的征象;牙龈肿痛常为胃火炽盛所致;牙龈萎缩多属肾虚。
《牙部》:“,武牙也。”钮树玉《校録》:“宋本及〈系传〉虎作武,盖沿唐人讳。”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当口四齿之外,其两齿谓之虎牙,其形介牙齿之间。”即虎牙。
《舌部》:“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声。”舌是象形字,是甲骨文的形体,像舌从口中吐出的样子。本义是指人的舌头。许慎根据变形了的小篆形体,以会意兼形声字解说“舌”字,未免牵强。说“舌”的部位在口,功能是说话、辨别味道是对的。《白虎通·情性》:“舌能知味,亦能出音声,吐滋液。”中医学称“舌为心之苗”,《灵枢》:“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又为脾之外候,脏腑经脉、气血津液多与舌有联系。
二、表示口齿病变的字
口齿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又是饮食和语言的工具,故一旦有疾病,就会妨碍饮食和语言。引起口齿疾病的原因颇多。齿病可因体内其他器官的病变而引起,但更重要的是营养不足和细菌的作用。这类疾患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夷坚志》载:“齿落不已,用硫磺治愈。”
(一)龋齿
在齿病中,以龋齿占多数。此病在原始人类中已经发现。当时对龋齿的病因都以为是由于虫蚀齿牙所致,故俗称“蛀牙”。《牙部》:“,齿蠹也。”“”亦写作“龋”。《释名》更释其病因:“龋,齿朽也。虫啮之齿缺朽也。”因此《淮南子》以啄木鸟治龋齿,也是本于此种病因说而制定的一种治法。但此种不正确的看法,实际上在公元前3世纪汉初名医淳于意已经加以否定,指出龋齿是由于食而不漱口所致。《史记》:“齐中大夫病龋齿……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食而不嗽”,则食物残留齿间,腐败而产生乳酸,从而侵蚀牙齿,细菌亦得以繁殖,遂酿变龋齿。主要症状是当吃冷、热、甜或酸等食物时感到牙齿疼痛,深度龋齿可引起牙髓炎。在公元7世纪前,我国已有龋齿填补术。据唐显庆四年苏敬等修成的《新修本草》载有银膏方,其法以白锡、银箔及水银合炼后进行填补。但遗憾的是其中渗入水银,对人体有毒害,其术之未获流行或亦由于此。这点早在《养生要集》中已指出水银不得近牙齿。此外,《千金翼方》治齿龋方用白领悬蹄填塞龋齿孔,但不一定可以持久。
(二)齿列不整
齿列不整多由小儿在换牙后因遗传因素,颌骨发育不全或啮指咬唇等不良习惯所造成。如“”“”“”“齱”“”“齵”“龉”等。《齿部》:“,齿差跌貌。”《段注》:“差者,不值也;跌者,踢也。齿差跌,谓参差踢跌不平正也。”“”今作“”,《段注》:“实一字也。”《齿部》:“,齿参差。”《齿部》:“齵,齿不正也。”《齿部》:“齱,齵也。”“,龉齿也。”“龉,齿不相值也。”皆为齿的“行件不齐”之义。这几字虽同是参差不齐的意思,但有细微差别。王筠《句读》:“齱齵二字,以左右言之;龉二字,以上下言之,字以内外言之。”析言有别,浑言无别。《齿部》:“,齿差也。”也是牙齿不齐的意思。《齿部》:“,齿见貌。”“,齿见貌。”即齿列外倾,则唇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c874d56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