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元节的来历及意义》,欢迎阅读!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原来是我国民间的祭祀节日,随着时间的开展,其逐渐融合传统民俗、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为一体,以慎终追远、拔度先祖、普度众生为宗旨的节日。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佛教中元节祭祖,有何意义与方法。
中元节的来历和意义 汉民族传统的中元祭祖
《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古人把祭祀作为诸礼俗中的首重。《礼记·祭法》记录:“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指出早在夏朝,对祖先的'祭祀已经存在,古有四时祭祖:春礿、夏禘、秋尝、冬烝,过时不祭,那么失为人子之道也。
七月十五祭祖有其特殊的时节含义,七月原是小秋,假设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请祖先品尝新米,以示孝心。《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不仅是侍奉双亲于生前,身后更是持孝道不变,时时处处先祖宗、先父母,后子孙,知恩、报恩。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撰《颜氏家训》享誉千秋,开后世家训之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珍贵遗产。历代学者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更纳入《四库全书》子部。
这部家训之祖中记载:“假设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这段教诫颜氏子孙的家训,更是真实、有力的表达出当时儒家习俗和佛教盂兰盆会已经完美融合,深入民心。 佛教盂兰盆会:传入中国,开展于中国,融入中国
盂兰盆会源于《佛说盂兰盆经》,盂兰二字翻译为解倒悬,是极苦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是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如饿鬼道中的众生,似被倒悬着一样,极为痛苦。盂兰盆,即用盆器盛着各种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悬之痛苦。
我国最早行盂兰盆会,传说是在梁武帝时代,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载:“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释氏六帖》也记载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诸寺。自此以后,蔚成风气,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c62416c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