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识

2023-03-01 16:34: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识》,欢迎阅读!
学前,认识,死亡,儿童
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识



成人与儿童一般并不谈论死亡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前儿童对死亡一点儿认识也没有。与此相反,有幼儿教师、家长经常反映,学前儿童会提到“死”。只是此时,作为成人的我们,经常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谈。

两位家长的困惑

一位2幼儿的家长回忆说:“孩子的奶奶去世了,我和孩子说,奶奶去世了。孩子问我,什么是‘去世’”?我说就是不在了。有一天,孩子喝完杯子里的牛奶后,对我说:“妈妈,牛奶去世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孩子有一天突然问我:“什么叫死?”我当时一愣,对他说:“死就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但现在你还不能去。”我的孩子今年6岁了,这样回答孩子行吗?

有关儿童死亡概念发展的研究很多,结果也不尽相同。纳吉(MNagy)于1948年对3783~10岁儿童进行研究,建立了死亡概念发展模式的三个阶段,对以后的研究颇有影响。

第一阶段:3~5岁的阶段,否认死亡是一定的、最终的过程。此阶段的儿童视死亡是可逆的过程,是一种离去;死亡是暂时的。

第二阶段:5~9岁是拟人化的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认为死亡是一个人,叫做死亡先生(deathman),只有被死亡先生抓走的人才会死。所以儿童已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终止,但不是普遍的,不希望自己会死。他们认为死亡不是经常发生的,而是神奇的事,死亡和死者被认为是相同的。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如聪明的人、幸运的人、特殊的人不会被死亡先生抓走。

第三阶段:9岁以上的阶段,儿童知道死亡是普遍的,是真实而不可避免的。

后来的研究者虽然受到纳吉研究的影响,所得到结论却有所不同。比如,斯皮斯MSpeece)认为儿童的死亡概念要到10~12岁甚或更大以后才相对成熟。我国台湾学者刘惠美研究4~7岁儿童之死亡概念,发现4岁儿童开始对死亡概念已有了解,年龄愈大更趋成熟。我国台湾学者张淑美的研究则发现,影响儿童对死亡的了解,以“学校教育”最少,而以“本身经验”为最大比例。

斯皮斯和布伦特SBrent提出有关死亡的三个次概念:不可逆性、无机能性、普遍性。真正理解了死亡,应该认识到:凡生物体一旦死亡,则其肉体无法再复活;所有界定生命的机能均停止;所有生物体都会死亡。

我国学者正是根据这一有关死亡的理解,35~65岁儿童对死亡的认知进行


研究。张向葵等:《3565 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载《心理发展教育》,1998年第4期。研究报告了我国儿童在认识死亡上的三个水平。

水平Ⅰ: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 能清楚认识,即使在主试的启发下,儿童也不能理解人(如奶奶、妈妈、爸爸、小朋友等等) 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如老虎、大象、小花猫等) 和植(大树、花、小草等) 会死的问题。儿童认为: 奶奶要是生病了,上医院打一针、吃点儿药,就会好的,不会死;老虎凶猛,人打不过它,它永远也不会死;大树、花和小草是直立的东西,不会死。儿童还认为,就是奶奶死了,也会给他讲故事、买好吃的,还会在梦中想念他。他不害怕奶奶死,因为奶奶太老了,走不动,死了也不会起来抓人等等。

水平Ⅱ:能够根据某些具体的原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就前者而言,儿童认为:老爷爷、老奶奶生病治不好会死,因为他们太老了。他自己生病能治好,因为他还太小,太年轻,还没上学,永远不会死的。就后者而论,儿童认为他喜爱的人、动物植物不会死,如妈妈、爸爸、小朋友、小花猫、小松鼠和小草不会死,坏蛋、爱打人的人、大老虎、大灰狼、大树、高大的草会死等等。

水平Ⅲ:能够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动物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受和悲哀。这意味着,儿童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和外延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例如,儿童认为,人会老死,得病治不好会死,车祸、中毒、电击、水淹和被害等事故都会致死;动物于生病、没东西吃、没水喝也会死;植物因没有阳光、水分和土壤或被人砍伐、毁坏也会死。儿童还对死亡事件普遍地表示出伤心、恐惧、难过和惋惜等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bee7521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