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2-09-29 05:03: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养老院项目概述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老龄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从养老服务业、老年卫生保健业到老年文化娱乐业、老年金融保险业等十余个门类,具有相当的想象力。特别地,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2011我国有650万个床位空缺。此外,目前全国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按照国际上5∶1的护工需求量,缺口将近1000万人。这都将给企业投资提供良好的机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养老院管理软件横空出世,技术与人力的结合,让养老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第二章、养老方式存在问题分析 1.农村老人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覆盖城镇就业者,而这只占全部人口的很小一部分。我国老年人口70%以上在农村,要解决我国养老问题,难度最大的当属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快速发展,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进展缓慢,农村集体经济的消失,现在农村的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的生活面临着非常艰难的境地。

2.养老金太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现在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20世纪506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绝大多数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了,但是退休金大部分都在400元到500元之间。社会养老院太少且收费过高,一般的退休工人根本住不起,而且我们的医疗保险存在严重不足,养老金水平太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3.空巢引发的老年人身心问题。

空巢老人最容易感觉孤独、寂寞。昔日工作繁忙,子女绕膝。而今子女离,自己退休后又无事可干、行动不便、身体不好、得不到以前所受的重视和尊敬,丧偶、丧友、生病等,老人当然会产生寂寞、孤独的心情。寂寞孤独最易导致心理变异,产生诸如情绪低落不稳、焦躁不安、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老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心理健康日益成为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部分。4.养老院太少。

目前,中国现有的各类养老机构,大部分条件简陋,缺少完备的服务设施,便如此,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床位也仅有1201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16,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


甚远。面对人口的老龄化及养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传统养老方式已不能适应老龄社会的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三章、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一、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以上人口)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设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目前,我60岁以上,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没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又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236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郑州市也和全国一样老龄化程度为10%以上,所以在郑州航空港区建立的敬老院也是为了能够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郑州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新建的航空港区敬老院,将成为郑州市的弱势老人,孤儿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不仅使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也成为孤儿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使其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郑州航空港区敬老院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敬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等这一状况,将扩大收养、收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解决郑州市港区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的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作为我区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社会福利结构,将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养老方式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养老道德宣传,完善养老法律法规体系,巩固家庭养老方式尽管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单纯的家庭养老将会在未来的岁月中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在目前不发达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在社区养老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家庭养老在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底蕴的中国仍将会在当前


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岁月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和作用。这就要求,一方面,国家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安老敬老养老的安老战略中;另一方面,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享受子女及其他依法由赡养义务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以及在患病时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的权利”,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尚须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完善化、具体化及可操作化。

二、继续支持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大量存在,通过家庭或社区养老不能保证这些老人获得满意高效率的服务,而机构养老是实现优质养老的较有发展潜力的途径,它在满足养老的连续性、专业性、及时性方面,特别是对那些不能完全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照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构养老在保证其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下应该向以下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投资,重点保证“三无”、“五保”及低收入的高龄、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部分经营性的养老机构遵循市场化原则,可以向高端发展,走优质高价的发展之路,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高端需求。

三、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最终目标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机构养老发展不足,而社区居家养老融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适合我国国情。从以上政策中也不难看出,随着社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养老服务供给应该在社区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我国开始大力鼓励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代表着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关于社区居家养老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责任地位,整合社区资源,使原本是闲置的资源或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在城市,增加托老设施网点,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倡议、引导志愿活动及建立劳务储蓄制度等方式,动员各类人群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首先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建设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的养老床位,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可探索建设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配餐等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bd0c3aa31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d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