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难忘的旅行》,欢迎阅读!
难忘的旅行
我是个很喜欢旅游的人,每逢节假日,都想外出旅游。我到过云南,到过厦门,到过海南,说起最难忘的旅行,我想应该是2010年国庆的北京之行吧。那是我们一家出去旅行人最多的一次,大大小小一共10个人。记得十月二号上午我们坐火车刚到北京站,天空就下起了大雨,雨过之后,气温变得凉爽了许多,大家都说这是一场欢迎雨,欢迎我们来到美丽的北京。吃过中午饭,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去了我一直向往的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大!不过在设计方面感觉没有北大那么错落有致。可能是我生性比较喜欢安静吧,北大那种宁静庄重,古色古香的气息深深的吸引了我,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为了看鸟巢,水立方的夜景,我们接近傍晚的时候坐地铁到了那里。也许是因为它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在媒体上见到得太多,而始终不得见其真身的缘故。我早就做好了一睹鸟巢风采的准备。临近鸟巢竟有些像是跟自己崇拜的偶像见面一样的兴奋。看到那些巨大的钢筋,错落有致地交错成这伟大的建筑的时候,一声赞叹,不禁油然而生。另外离它不远处的水立方也使我不由兴奋了好久。水立方散发着自然的淡蓝色,水分子样子的水泡浮于建筑的表面,给人以动的想象。
第二天我们去了故宫。走进故宫的大门,我不由感叹它的大。走在那高墙大院中,看着红墙黄琉璃瓦,不禁引发了我无pín
尽的遐想,使我想起好多古装电视剧里的情节,想起那些后宫嫔妃们的苦难生活。看着眼前雄伟壮观的故宫,让我不由佩服那个时代的设计者和建筑工匠们,是他们智慧和辛劳创建了今天令世人惊叹的故宫。第三天我们去了长城。本来是想yōng
去八达岭长城的,可是由于路上堵车厉害,所以只好去了居庸关长城,但是我们的兴致一点也没有因此减少。我们脚踏长城的青砖,手抚长城的青砖,眼观巍峨的长城,向一座座烽火台前去。一边前行,一边尽情的拍摄照片,很是开心。虽然只在北京待了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这次北京之行,确实让我感受颇深。
我最喜欢的节日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清明等等,在这些传统节日里,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因为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到处都充满了祝福与思念。如果每年这时你都能够与家人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再到阳台或自家的小院中一边与父母赏月吃月饼一边聊一些贴心的话,那将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记得小时候,每当过中秋节,我们小孩子就会聚在一起,借着皎洁的月光去地里摘瓜,摘玉米,摘葵花,谁家地里有就去摘谁家的,大人们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种方式叫摸秋,现在想想,真是趣味十足。除此之外,小时候的我们常常仰望月亮中的桂花树,直到长大后,才知道,中秋的历史悠久,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一直到了唐朝,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关于中秋的传说是数不胜数,除了嫦娥奔月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砍砍合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天界后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有说他学仙不够专心,天帝为锤炼他的心志,罚他砍桂树,并允诺如果砍倒,即可成仙。于是吴刚便在清冷的月宫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砍下去。中秋也是诗人们最愿意借以抒发情感的节日,比如苏轼在中秋佳节因思念弟弟而作的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其中有两句最为著名,那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想,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思念家乡及家人的心情永远都不会改变。我喜欢中秋,喜欢它的意境。
我知道的风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我国这个央央大国的真实写照,我所居住的黔南,居住的人群中,我最了解的是苗族。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我的家乡福泉市境内的苗族喜欢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做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人有“三天不吃酸,走路腿就酸”的说法。酸汤成了苗家人厨房内必不可少的调料。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三都的九千酒就是比较好喝的米酒。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酸汤鱼等。苗族同胞过年,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是在农历十月的“卯”(兔)日。有时几个村寨联合过,有时排好次序轮流过,往往要持续一个多月。节前,家家准备酒、肉、鱼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备新衣服。节日期间,各种活动极为丰富。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等。总之,苗族人的生活丰富多彩,风俗习惯很有特色。
我的成长之路
我的成长之路是平坦中夹着荆棘的。我读小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离学校比较近,所以我常常和那几个在校住宿的老师打交道,慢慢的我们变成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她们常常辅导我的功课,帮我加班加点。所以那个时候,我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矛的,班主任老师也很器重我,把班的大小事物都归我管理,同学们不但敬佩我,而且又很羡慕我。就这样,我很愉快也很满足地走过了小学时代。后来上中学,我发现一切都变,老师和同学都很陌生,中学的老师再也不会象我小学的老师那样处处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顿时,学习没有了以前的冲劲和激情,慢慢地我的成绩也退步了,而且偏科比较严重。快到中考了,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因必有果,果然那一年的中考我没有考上中等师范院校。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复读,这意味着我在别人眼里是一个考不上学校的差生。为了改变这种命运,于是我争分夺秒,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时间,每天天还没有亮,我已经坐在教室里看书,在走廊里背书。我还在自己的课桌上写了“勤能补拙”四个醒目的大字来鞭策自己。后来老师发现了我的刻苦用功,在班上表扬和鼓励了我。老师的话更加激起了我的学习动力,于是我更加的努力了。可以这样说,那一年,是我读书生涯里面最苦的一年,也是最充实的一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我终于达上了通往师范院校的班车,回想收到通知书的那个晚上,我高兴得睡不着,在那段日子里,村民都为我祝福,伙伴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如今,我踏上教师的岗位二十二年了,不说桃李满天下,也算是小有成就吧!高兴之余。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痛苦总是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虽然挺苦,但是收获了很多。
我的业余生活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多,业余生活喜欢看小说、旅游。从读师范开始,我就很喜欢看小说,当时学习很紧张,经常晚上加班加点做练习,但不管学习任务有多重,我周末都会抽一天的时间出来看小说,也就是在那时,我接触了琼瑶的小说《六个梦》、《情深深,雨蒙蒙》等,还有岑凯伦的《天鹅姑娘》,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通过小说可以洞悉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人,让我的业余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现在我已经工作了,是一名教师,所以业余时间相对比较多。平时除了看小说、上网、逛街,就是去旅游,其中最难忘的一次是去北海,当时我们是坐大巴车去的,坐了整整十多个小时的车,到达北海后,看见海水不是很蓝,甚至有些浑浊,不过下到海里后,海水浮力很大,冲浪也很有趣,上岸后,我们自己沿着海岸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整个沙滩像一轮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大海上。在阳光的照耀沙滩上金光闪闪,。沙子软软的,像面粉一样细,孩子在这里堆沙堡,尽情地玩耍,嬉戏。我们还跟随渔家体验了一番挖沙虫和打鱼的体验,所以这次旅游特别令人难忘。除了看小说和旅游,我也会利用业务时间给自己充充电。上上网,每周写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参加各种远程教育培训等等。毕竟,,信息革命的时代,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定将被时代所淘汰。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我也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的愿望
愿望,这是小时候的我们最经常使用的一个词。那时候我们常常说:我希望明天考试拿一百分;我希望六一儿童节能穿上新衣服;我希望天天能看到电视等等。那时候我们经常说愿望,是因为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并且我们的愿望经常发生变化。可是长大之后,似乎说得很少了。因为我们开始不知道自己能有什么样的愿望,开始认不清自己想要的什么东西,开始只在生日那天吹蜡烛的时候逼着自己数出三个愿望来。有的时候,希望世界和平真的就变成了我内心的真诚愿望了。现在的我,不,应该是一直以来,我的愿望都是当一名教师。大家习惯把老师们形容成辛勤浇花的园丁,吐丝结茧的春蚕,或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可是对我来说,不管是园丁、春蚕、蜡烛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就只是老师。老师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亲切而可爱的天使。或者说,那时候我已经拿老师当偶像看待了。因为我觉得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懂得最多的人,他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把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在我四、五岁时,我就在院子里用烧过的树枝在木板上模仿老师上课,小伙伴们是我的忠实听众,读书后遇到了许多比较关心我的老师,我喜欢他们,喜欢他们对学生的爱,所以,中考时我填报的志愿是中师。如今,我走上工作岗位二十二了,每当我的学生给我发短信问候,或是到家探望我的时候,看到学生金榜提名时,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当然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有苦也有乐,但我仍然爱这一行。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更兴自己的教学方法,力争做一名优秀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谈谈美食
“民以食为天”,所以,一谈到美食,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我,就尤其喜欢《舌尖上的中国》这档节目,这档节目介绍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相信大家都很喜欢美食。下面我就谈谈我最喜欢的两道美食,其中一道是干锅脆鱼,另外一道是黄焖排骨。我第一次吃到干锅脆鱼,是在餐馆里。当时,觉得这种鱼,怎么这么脆,这么香,后面,才知道,其实脆鱼,也是草鱼的一种,只不过脆鱼从小喂玉米长大,所以口感比较脆,比较有弹性。在这之前,我最爱吃水煮鱼或者酸菜鱼。不过,自从吃过脆鱼后,我每次出去吃鱼,都选择干锅脆鱼,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吃上一次。后来,我就尝试自己煮,先上网查了这道菜的做法,接着根据菜谱去超市里买食材,回家后,把鱼洗干净切成薄片,再放入姜片、黄酒、盐巴、味精腌制半小时以上,接着先炒配菜,这时要特别注意不同配菜放入的时间,木耳、腐竹要早点放进去,白萝卜和黄瓜要迟些放进去,确保每种配菜熟而不烂。炒完配菜,就开始炒脆鱼了,先用油锅将洋葱和姜爆香,再放入豆瓣酱和脆鱼一起煎炒,等脆鱼颜色变白后就可以关火了。最后再放入香菜,浇上花椒油,一锅美味可口的干锅脆鱼就出锅了。尽管我的手艺,不如餐馆里的师傅,但还是挺好吃的。而且自己家做的干锅脆鱼,可以少放点油和味精,比较健康。另外一道我最爱的美食,是黄焖排骨,这道菜是福泉比较出名的一道家常菜,每次,家里聚餐,妈妈都会做这道菜,我自己也曾经试着做,可惜我的手艺不太好,做出来的黄焖排骨,不够香。每次在餐馆吃到黄焖排骨这道菜,我就觉得妈妈做的黄焖排骨是天下最好吃的排骨,其他地方吃到的黄焖排骨都不是我想象中的味道。 不过,生活中,我们可得注意荤素搭配,多吃水果和青菜,特别是夏天到了,一定要多喝点水,这样才不会生病,多吃新鲜的蔬菜,这样才会健健康康。
我喜欢的书刊
都说读书人人是幸福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很喜欢读书,闲时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杂志。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演讲与口才》等。我最喜欢的是《读者》。《读者》是一种文摘性质的杂志。它朴实无华,充满了睿智和浓郁的人情味。人性美和人性丑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展现。早期的《读者》称之为《读者文摘》,后来听说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同名,不得不改称为《读者》。我更喜欢《读者》这个名字。因为它实在是一本为读者而想而设,为读者而办的杂志。这里有揭示人情人性的优美杂文,比如2006第11期的《玛菲尔的秘密》。善良的小姑娘玛菲尔为了不揭穿母亲的秘密,忍受着父亲是个囚犯的残酷打击,帮母亲做家务照顾好弟妹。用自己的行为感动了周围的人,帮助出狱后的父亲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也找到了重新做人的自信。读罢文章,我为小姑娘的勇敢喝采。《读者》里还有让你认识世界的社会之窗,有令你增长知识的知识之窗,有令你增添睿智的人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美散文,也有令你释怀一笑的幽默小品。每一篇都是精品。每一篇都让你读后有所感,有所悟,里面还有一些讲述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一期里有哪一篇令你久久难忘,你还可以投上你的一票,让编者知道什么样的文章能令你感动。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其中的哪一篇,你也可以把你的不满向编者诉说。我喜欢《读者》,这是一个真正为读者而办的杂志。喜欢读书的你,不妨也读读《读者》,一定不会让你有所失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b2659a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