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享的快乐幼教随笔》,欢迎阅读!
分享的快乐幼教随笔
分享的快乐幼教随笔
早晨,天天带来了一本走迷宫书,色彩丰富,内容生动有趣。小朋友都围过来看,我不禁说了一句:“天天,你这本书真好看!” 天天笑咪咪地告诉我:“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在新华书店买来的。”说完就得意的将书揣在了怀里,生怕被周围的小朋友碰坏了。这时,有几个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说:“哇,走迷宫书啊,我也有一本,你的和我的一样吗?”“天天,给我看一下好不好?”“给我看,给我看!”“不行不行,都不给你们看。” 天天毫不犹豫的回答。东东又问道:“那我们一起看,好不好?”“也不行,这是我的书呀,我不给你看。”这时,东东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于是,我走了过去问:“天天,你和东东坐到一起,你来翻书,让东东在旁边看,这样可以吗?”“不行,他要看可以让他妈妈买”见天天非常的固执,小朋友便扫兴的离开了。看着天天那小气的样子,我暗暗在想引导他的办法。
午餐过后,吃好饭的小朋友都坐到走廊上玩橡皮泥。刚吃完饭的天天拿着小椅子朝我兴冲冲的走来。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知道天天最喜欢玩橡皮泥了,就连忙把橡皮泥抱在了怀里。果然,天天一走过来就向我来要橡皮泥。于是,我说:“今天我要给大方的孩子玩橡皮泥”。天天一下子愣住了,不响。这时,刚好东东也来要橡皮泥,于是我故意说:“东东每次拿玩具来都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有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老师也和你分享,给你一盒橡皮泥玩”。接着,我给了他一个。站在一边的天天看见后,连忙说:“胡老师,我给你和小朋友看我的书,你也给我橡皮泥好不好?”“好的”听到他的话我高兴的回答道。 下午放学,离爸爸妈妈来接还有五六分钟的时候,我看见天天一边看书一边在等妈妈来接。还主动的请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看。我表扬他:“天天,真是乖孩子,愿意把自己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喜欢你!”我看见,天天的小脸笑得更甜了,说:“胡老师,我下次还要带书来给小朋友看,还要带玩具,也给小朋友玩”我看着天天,不由自主的笑了。
天天的性格很内向,在班里也不算活跃,和小朋友交往的不多,这次的分享行为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原来和小朋友竟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一起走迷宫,一起玩。天天跟我说:“胡老师,我最喜欢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了。”以前独自静静坐在角落的。
天天不见了,现在的教室里总是能看到天天和小朋友快乐的身影。从天天的身上我看到,孩子在和同伴分享的时候,自己也获得了快乐的情绪,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是那么有趣、快乐。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在家里被几个人围着转,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家人际关系少,交往的人少,所以孩子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的玩具、书、零食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孩子可独霸一方。而到了幼儿园里,大家谁都不让谁,自己带来的东西自己玩,没有分享的意识。像天天这样的孩子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共享的品质。循序渐进,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慢慢建立自觉的分享意识。
当天天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另一个方法,让他体验到了“不分享”与“分享”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他:“大家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与小朋友分享吗?”“如果你能够和小朋友一起看,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最终,“分享”的快乐战胜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通过具体事实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当天天愿意和小朋
友分享的时候,我及时表扬了天天,后来的几天,天天只要有玩具、图片带来,都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天天的妈妈告诉我,“天天最近老是挂念着班里的小朋友,家里一有好东西就想带到幼儿园来,给小朋友看,而且回来还会把幼儿园里高兴的事情讲给我听,说要和我分享幼儿园里的事。懂事了,也更开朗了。我真是很高兴!” 当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 体验良好情绪,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af07787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