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袁枚《马嵬》诗赏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袁枚《马嵬》诗赏读
作者:余玲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年第01期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袁枚《马嵬》
读罢袁枚的《马嵬》,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没有读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深痛和大气,眼前也形不成读陈诗时的阔大景象。然而,当笔者第二遍第三遍读它时,渐渐感觉到这首诗的妙处来了。
乍一看诗的前两句“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联想到袁枚风流的一生,笔者以为这首诗大约跟杜牧的许多作品一样,是记叙个人生活,抒发个人离别之情的。然而,紧接着看到的却是“石壕村里夫妻别”一句,这时笔者不得不改变了思路,想到杜甫写战乱、写人民离别之痛楚的“三吏”、“三别”,一下子,诗歌的思想境界扩展开来了,“个人之事”、“个人之情”已扩大到天下黎民之事,世间万人之情了。于是笔者读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了。 联系作者的生活年代,知道袁枚生于公元1716年,卒于公元1798年,一生经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皇帝,主要是在乾隆年间。而在康熙和乾隆年间,都有对准葛尔等部的征战,于是笔者想到诗文第二句中写到“夫妻别”,这很可能就在写征人出征前与爱妻的生离死别。再联系到诗文中用的是“马嵬”,而“马嵬”是唐“安史之乱”时扼杀一对至爱之人的地点。诗人挑这个地点用意何在?恐怕跟作者要抒发的对生死离别的同情不无关系吧?而至于石壕村里的夫妻之别,与征人的情景就更是相似了。于是笔者更以“诗文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在写征人出征前与爱妻的生离死别”的想法为对了。
但事实上,读者是不应当对诗文的写作对象,哪怕是隐含着的对象作这么偏面而狭隘的理解的。如若不是那么“呆板”地从“马嵬”,从“长恨歌”,从“石壕村”等字眼一个一个分析,通读诗文,笔者以为是可以看到许多种常人的“夫妻之别”的,征人出征前与爱妻的分别固然是其中的一种,但还可能是仕子上任前与妻妾子女的离别,也可能是由于封建家长制的原因而被迫与心爱的人分别的情况(例如焦仲卿与其妻的分别)……总之,诗人从男女分别这个小处落笔,写出了民众妻离(子散)的这个大的社会生活。这是善写家居生活旅行纪事的袁枚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是他作为“性灵派”代表作家“真性”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怪不得有人说“伟大的诗人文人是不局限于一种内容,一种风格的”,笔者想这句话用在袁枚身上也是很正确的。 当然,一个作品的成功,往往不是光靠思想性就可以的。袁枚的《马嵬》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它的文学性也是很强的。通读全诗,给人的印象是这首诗在讲究诗歌含蓄之时,又没有现代朦胧诗歌所谓的思想与艺术的双重朦胧给人一种扑朔迷离难以捉摸的感觉。全诗语句自然质朴,似乎是与人聊天,而非有意为文为诗,然而朴实无华的语句中确实又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adc8e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