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记忆背诵技巧

2022-12-09 09:19: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记忆背诵技巧》,欢迎阅读!
背诵,古诗,记忆,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记忆背诵技巧

作者:黄海鹰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2年第10

中国文字原本就蕴含着艺术美,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

江泽民同志说过:无论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能的。古诗文是千锤百炼的美文,流传两千多年不衰足于说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如何让学生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呢?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古诗字数很少,但是学生常常在默写中会写上句写不出下句,写了下句又想不起上句,错别字也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在理解诗意基础上结合绘画的手段,可以快速背诵并且记忆持久。

首先,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和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以教学《山居秋暝》为例,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伴随着古筝的清幽旋律和投影相关图片,教师抑扬顿挫地范读,把学生带入了清幽、静谧、清爽、湿润的一座山林之中。而古诗的大意则以故事形式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中所描写的内容,让学生此时只是远远地在景、景,在入境之前做好了这些准备,学生对诗进一步的理解就有了大致的审美方向,也有了对诗歌意境的联想和无限期待。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 其次,在对古诗入境之后,快速背诵。诗歌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画,使教学直观性和抽象性相辅相成,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而深刻地理解诗歌,对诗歌记忆深刻久远。在课堂上出示诗意的画面,就为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提供场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丽的画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一切美的形象,最容易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形象思维常与美的情感相贯通,在教学中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可以画图辅助教学。用简单的几笔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形象、美丽。古诗教学尤为精妙,每一首诗的意境都是美丽动人的画面,不管语言表达得如何生动,但总是比不上图画那样直观、形象,主要是因为图画本身独特的功能。它可以弥补口头表达的不可见性,使未见事物呈现,让抽象事物直观,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将教材内容形成鲜明的表象和观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给诗作画的方法中,我给学生的建议是:不要求精美,不花过多时间,关键要把诗中呈现的景、情以自己最直接、最快想到的事物画出来,一般每句抓住一个关键事物画即可,不需要字字顾及。对某些表达情感的诗句要是无法用画的时候,可以用诗句中关键词语直接标注,以达到记忆的效果。以《过故人庄》为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一、二句,可以画一只鸡(只要学生知道自己画的是鸡即可)和一个房子(可以在字上加个三角形代表),这样可以让学生迅速记住鸡黍田家。通常一首诗的第一个词是最容易记住的,所以一般不用画。第三、四句可以画树和山,因为在第一、二句读完后,学生往往会断点,下句是什么呢?总想不起,所以把句首事物画出,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后面四句看起来好像不好画,第五句在房子前面画个大大的地坪,可以写上场圃,第六句画手拿酒杯。第七句在山顶画太阳,最后一句在房子旁边画菊花。画完后照着画面朗读背诵,学生能很快背诵并记忆深刻,很少再会出现默写不出的情况,因为这幅画一直刻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在做题时,一时想不起,想想当时画的画儿,也会记起。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我作了调查,我班的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比同类其他班的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默写能力要强很多。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古诗易理解易背诵,但还有一点就是,要帮助学生指出这首诗中易写错的字或难写的字。指出时,不要简单地说这个字不要写成那样,要对这个易写错的字进行延伸和联想,以引起学生注意而印象深刻。

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走入诗境后,辅以画画的方法,便可以迅速深刻理解和记忆古诗。诚然,让学生多背古诗、乐背古诗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aa3a1b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d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