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馆阁体(唐诗宋词专题研究)》,欢迎阅读!
馆阁体(唐诗宋词专题研究)
清代“馆阁体”书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承载着统治阶级所赋予的功利化与实用化的功能。作为一种具有官方审美基调的书法范式,“馆阁体”在笔法、字法和章法上均遵循严谨的法度,彰显着严整、雅正的精神意味。
1.满整端直、安静敦重的方正之美
清代的朝廷诏书、官员奏折、国家图书编撰、各级官府的文书等,所有的官方场合皆用“馆阁体”书法书写,以彰显国家的庄严和权威。因此,方正之美贯穿了“馆阁体”书法风格的整体线路。
讲求法度严谨和结构工整,是体现方正之美的途径。章法上,“馆阁体”遵循“无论字体长短狭阔,尽纳入规矩之中,丝毫无溢出者”的原则,在整体方正的视觉效果中呈现了端直和静雅之美。
清末书法家黄自元,初学颜真卿,再学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以工整端直、静雅内敛为主调,撰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观其《正气歌》楷书,用笔与结字皆透显出严谨的唐法。
起笔虽有逆锋入纸,但仍显方笔意味,同时横竖间的连接以方折用笔为主,整体遵循方正严谨的唐楷笔法,视觉上给观者以明晰而悦目的美感享受,整体彰显出清逸端直、安静敦重的方正之美。再观爱新觉罗·永星的楷书《赵文敏公观音大士赞》,在笔法方面,起笔与收笔、字体的转折处理,方笔尤为明显;在结体方面,均以方整端正为主要形态。永瑆是乾隆皇帝十一子,封成亲王,初学赵孟,后取法欧阳询,并广泛临墓晋、唐、宋、明等法书经典,形成了端正清丽的
风格,在用笔和体势方面体现了方正的书法美学意蕴。
2.装束严密、敛放自如的紧结之美
“紧结”作为一种美学范畴的风格特征,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有分析阐述,其认为“紧结”是与“宽博”相对的。基于明清时期进仕制度以及科举文化的推动及影响,“馆阁体”书法审美风格及呈现面貌,是与当时的制度和主流文化密切相关的。规整、端严的中和之美,是政治上主流的审美取向,而“紧结”实质上是这审美取向的其中一种风格呈现。清代书法家翁方纲,乾隆时期官至内阁大学士。其书学欧阳涧、虞世南等,谨守法度。其楷书《心经》,书写结构严密,中宫偏于收紧,兼有欧柳之笔意,在一些字体的微画上虽有展放的态势,但基本通篇均体现了严密敛致的紧结之美。翁方纲这类紧结的”馆阁体”书风,给人以沉稳严谨而又不失灵巧变化的审美效果。
出身名门的孙毓桂,为道光年间名臣,其楷书呈现出明显的“紧结”特征。观其楷书字体,结构以方正偏修长为主,中官稍严结,字内笔画细节处理不乏灵动笔意,具有金学智所阐述的装束严密、展蹙敛放的紧结美。
3.圆浑和润、流转融通的圆融之美
圆融之美,在本质上是“中和”儒家思想在美学精神上的体现。在清代,“馆阁体”书家在书写过程中,均在方正的整体效果中体现圆融的美学意蕴。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是书家希望藉此反映自身道德和修养高度,而且也能契合统治阶级倡导的一种精神理念。
清代“馆阁体”书法在用笔上强调中锋的使用。中锋行笔时,笔
锋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的角度,线条会呈现出厚实、凝练的效果,此种视觉效果会有圆厚之美。在字法结构上,“馆阁体”书法在笔画转折之处,皆体现了圆的书写效果。清代“馆阁体”代表书家张照,历仕康、雍、乾三朝,官至刑部尚书。乾隆时期的“御书”牌匾和书画题泼多由其代笔,被康熙誉为“羲之后一人”。张照的楷书《武侯祠记》,笔法上存有颜鲁公之笔意,横竖间的转折基本以圆转为主,形成外圆内方的形忿。字体结构以方正为主,略显纵势。整体章法重视纵横字列之间的匀衡疏朗,于九宫格内书写的楷书,呈现着圆浑和润、流转融通的圆融之美。
再如,清代乾隆时期的名臣梁国治,其官至东阁大学士,是当时精习“馆阁体”的书家。梁国治的书写与受乾隆皇帝的审美趣味以及因此所带来的一系列朝廷主流书风追求的影响有关。其”馆阁体”点画和结体追求圆秀雅正一路之风,如《评书帖》,通篇均体现了圆浑和润的圆融之美。
总结
纵观清代“馆阁体”书家的书法,虽然整体上缺乏书法艺术的个性趣味与技法上的丰富意态,仍然蕴含着中国美学的精神意蕴。“馆阁体”书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体现了齐整端直、安静敦重的方正之美,而且亦有装束严密、展蹙敛放的紧结之美,再者含有圆浑和润、流转融通的圆融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a0fc6fe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