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2023-02-17 17:05: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词类活用》,欢迎阅读!
词类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使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故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2人,人死;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3)故不如先秦赵。——《史记项羽本纪》 (4)逆以我怀。——《孔雀东南飞》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少(从、食常见),但有时很不容易辨认。只能借助上下文义进行揣摩。试比较:

1)武丁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下》

2)孟子将王。——同上 3)欲因此时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4)涉间(人名)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大量出现。它们一般容易辨认,因为它们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往往就是使动用法。如: 1)以此下心意——《孔雀东南飞》

2)求也退,故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省略宾语的情况: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也。——《石钟山记》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礼义以为纪,以君臣,以父子,以兄弟,以夫妇。——《礼记礼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其心志,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指使下,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少见,活用的名词一般是普通名词,偶也有方位名词或专有名词。如:

1)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光派专诸刺王僚 2)先生之恩,死而骨也。——《中山狼传》

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名词或形容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表达主语认为宾语怎样语把宾语看成什么来对待(有人建议列为处动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这种意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表示当事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鲁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左传哀公七年》 2)其家甚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3)太子之,疑其悔改。——《史记刺客列传》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 1)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小雅白驹》 2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3)公子乃自骄而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四)意动和使动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样;意动是认为宾语怎样。使动句叙述的是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是主观认识或主观感觉,不一定是事实。试比较:1)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之。——《孟子梁惠王下》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天下。——《孟子尽心上》




指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频率较使动意动为高(认识有发展)。包括普通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两类。如: (一)普通名词活用:

1)晋灵公不——《左传宣公二年》 2)解衣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4) 左右欲之。——《史记伯夷列传》

5)范增数项王;江东父老怜而王我。——《史记项羽本纪》 有些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读音改变,如“衣”“王” (二)方位名词活用:

1)子墨子不听,遂——《墨子贵义》 2)狼不敢——《聊斋志异狼》 3)沛公引军过而西——《史记高祖本纪》 4)吾亦欲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借助跟介词的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如:“我们在教室上课。”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作状语。另外,少数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普通名词也可直接做某些动词的状语,如“集体购票”“电话联系”“笑脸迎人”“公费留学”“现金支付”等。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名词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较浓重的修辞色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示时间处所方位: (一)表时间

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2)项伯乃驰之沛公军。——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名词充任的时间状语有时不是单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是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 A 表条件方式:

1)秋水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学而习之。——《论语学而》 B 表频繁发生:

1)请损之,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2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 C 表逐渐发展:

1)宾客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 2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二)表处所:

1)舜勤民事而死。——《国语鲁语上》 2)良欲往从之,遇沛公。《史记留侯世家》

“山行”“家居”“郊迎” (三)表方位:

1)舍子不立而求君。——《左传文公七年》

2)及寡人之身,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 表示工具依据方式:

1)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表工具】 2)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至死。——《汉书严延年传》 【表依据】3)遂入见王,涕泣行。——《汉书龚遂传》 【表方式】 表示对人的态度:

1)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2)齐将田忌善而待之。——《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表示比喻:

1)潭西南而望,斗折行,明灭可见。——柳《小石潭记》 3)嫂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4)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崩。——《史记张释之列传》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9fdae70ba1aa8114431d9a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