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人生亦是如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023-04-27 10:03:3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人生亦是如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不止,这句话,意思,不可,如此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人生亦是如此”这句话是什

么意思?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人生亦是如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常行于所当行 止于不可不止是什么意思

出处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文说》,他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字面上翻译过来就是在该走的时候走,在不得不停的时候停。 这里蕴含着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哲理不仅适用于作文,也适用于人生,提醒我们学会审时度势,借自然之力,顺势而为。所以说人生亦是如此。 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意思。

出自《东坡志林·答谢民师书》 作者:宋,苏轼。

苏轼(10381102),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答谢民师书》是苏轼写的一篇书信体文论,作者用生动简洁舒展自如的笔墨,称赞了谢民师的诗文,并借此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信中指出,文章要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篇书信是苏轼文学创作基本观点的表述。

文章写于元符三年(1100)。当时谪居琼州的苏轼遇赦北还,九月底路过广州。担任广州推官的谢民师多次携带诗文登门求教,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结下了情谊。苏轼离开广州后,两人继续书信往来,这是答谢民师的第二封信。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出自哪里?

苏东坡 《答谢民师书》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是什么意思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意思:行动在应当行动的时候,停止在应该停止的时候。 就是该做时就做,该停时要停。

自评文,苏轼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解释

……所能知道的是,(我的文章)常常是在它应当继续的时候继续,在它不能不停的地方停止!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行。是谁写的?有整首的内容吗?

出自苏轼的《答谢民师书》 原文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物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920ee4f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