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中易理解错误的词语》,欢迎阅读!
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中的“三秋”是指什么? 释义:
1.秋收、秋耕、秋种
2.秋季.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三秋桂子 3.三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4.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 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晋 陆机 《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5.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6.秋有时也被当做年的代替,一秋为一年。 2、半斤八两 释义: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八两刚好是半斤。半斤与八两二者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 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3、座右铭 (非“坐右铭”) 释义: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1.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南朝 梁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白居易《<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 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轻人把悟道名言:”自出生来无敌手,得道功成不强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8e1cf8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