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把金针度于人--李杲的传道精神

2022-03-27 23:56: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定把金针度于人--李杲的传道精神》,欢迎阅读!
金针,传道,精神,于人,李杲的
定把金针度于人--李杲的传道精神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有《论诗》三十首绝句。其二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于人”

作者以绣花作比喻,指出好诗可以任人欣赏,但创作的奥秘,则不可传于他人。这两句诗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小农、手工业经济条件下的保守思想。人们不愿把自己的技巧秘术传与他人,甚至“传媳不传女”。古代的医疗技术亦属保守之列。师教徒,总要留一手,以免徒胜师。但也有反此道而行之者,如与元好问大致同时的名医李杲就是这样。

李杲为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的入室弟子,是此派的代表人物。他在长期的临证实践理论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治则治法。晚年则将其所有毫无保留地传授于罗天益、王好古等人。其思想、学术、品格,均值得借鉴和光大。

据《元史·李杲传》和砚坚《东垣老人传》及《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有关著作的序文、正文:李杲,字明之,金朝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因此地古称东垣,故李氏晚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东垣先生。



李氏为当地豪富,极饶金财,是真定、河间之首户。杲早年习儒,有济世扶危之志。及长,淳孝、忠信、笃敬,有操守。其宅傍有隙地,即置建书院,延待儒士。凡有生计不能自给者,尽周济之。对流亡饥民,亦极力赈救。号称“仁义之士”

其母王氏患病,杲夜不解衣。以厚礼重金延请里中数医诊治。然各执己见,议论纷纷,或以为热,或以为寒,处方各异。以致百药备尝,仍无起色,竟不知所患何病而殁。杲痛悼亡母,尤恨庸医误人,悔己之不知医而失亲,深感医非细事,不可轻易学得。纵有《神农本草》《灵枢》《素问》等经典可本,传习者代不乏人,但若习经不精,见证不明,其误人必多。自此始有志于医。曾发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是时易水老人张元素,以医术名于燕、赵间,杲即就学之,不惜斗白金以献。习医期间,苦读深究,朝思夕虑。《本草》《难》《素》诸经及各家方书,莫不备览。心开神悟,融汇于胸。不四、五年间,倾囷倒廩,尽得师术。识药之性,知病之源。

杲之习医,原只为己,非为人也。其家既富有,无须以医维持生计,仅操有余以自重而已,人亦不敢以医名之。但如他人有求时,他则不遗余力加以拯救。经多年临证,道艺益精,各科疾病均能诊治,尤长于治疗伤寒、痈疽、眼疾等。当时之人,皆以神医目之。其治病大法有四,曰:明经、别脉、识证、处方。及至晚年,在临证之余,则致力于总结、传授一生的诊治经验理论心得。一日,他对友人周德父曰:“吾老,欲道传后,艰其人奈何?”德父曰:“罗天益谦父,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他日,周偕罗往拜之。杲一见罗即曰:“汝来学觅钱乎?”谦父曰:“亦传道耳!”此答甚得杲心。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师。学三年,杲嘉其久而不倦也,取出白金二十两,曰:“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废,可以给妻子。”谦父力辞不受。杲曰:“吾大者不惜,何吝于细?汝勿复辞”。杲之所期者,由此可知。临终前,将其平生所著之书,检勘卷帙,以类相从,列于几前,嘱谦益曰:“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益,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淹没,推而行之”

罗天益作为李杲的入室弟子,居于师门十几年,尽得其传。师亡后,不独刊其书,传其学,还奉师之室王氏,与嫡母无异,岁时甘旨不乏,直至王氏八十以寿终,葬后祭祀之礼不缺,时人传为美谈。罗氏后曾任太医,著有《卫生保鉴》一书,大抵采摭李杲之精义,也傍及诸家,参以己意。对其师之学说探究颇深。正如为该书作序的蒋用文所言:“李氏之学得罗氏而益明”。李氏另一入室弟子王好古,小他二十岁。早年与李杲一同师事张元素。张逝世后,王又师从李。后亦学有所成,在阴证的论治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和成就。

由上张——李、王——王、罗的授受关系来看,李杲在易水学派中处于承上启下


的中坚地位,其理论观点基本上体现了这一学派的精髓,故后世以张元素为此派的创始人,以李杲为理论代表人物,以罗天益、王好古等为发扬光大者。其中,李杲的作用最为关键。作为一代名医,李氏“定把金针度于人”的坦荡胸怀和无私传道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景仰的。(薛公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8dadfaeb9d528ea81c779b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