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日源外来外来词吗

2022-12-12 07:51: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是日源外来外来词吗》,欢迎阅读!
外来词,是日,外来,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环境是日源外来外来词吗?

作者:张志毅

来源:《辞书研究2011年第01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留日博士张乐,从京都大学打长途电话给我,说网上显示,您是中国词汇学专,家,冒昧地向您请教,北大高名凯教授和我的日本博导说环境一词是汉语从日语借入的词。对吗?什么时候借入的?”经查考,回答如下。 刘正琰、高名凯等在《汉语外来词词典》里是这样注释的:

环境 ①周围的地方。②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源日 环境kankyo《》:乃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堡砦,选精甲外扦,而耕稼于中。意译英语……

以上释义和例证不合。书证中的环境不是所释的①②义,而是短语,其义是环绕全,旧《辞源》、《辞海》、《大汉和辞典》、《中文大辞典》、《汉语大词典》都用的该义该例。而该义早于《元史》(明初宋濂等编修)有多个用例。至晚在唐朝中期偏后即9世纪初就有用例,宋代也有用例。如:

王师获金爵之赏,环境蒙优复之恩。(唐段文昌《平淮西碑》) 环境内外曾无鸡鸣犬吠之惊。(宋林表民《赤城集·清平阁记》)

环境的现代常用意义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是不是从日语借入的?不是。因为至晚到清朝中期即18世纪80年代(早于明治维新一个世纪)就有用例。如:

端生处此两两相形之环境中,其不平之感,有非他人所能共喻者。(陈端生《再生缘》) 到了20世纪20年代,用于现代意义的环境,已不乏范例。如:

既涉到物界,自然为环境上——时间空间——种种法则所支配。(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1923)

这也是她所处的环境。(网蛛生《人海潮》,1926) 上海的社会环境如此。(同上)

总之,环境是从唐代以来就使用的具有1200年生命的词,后来被日语借去。这类来自汉语的词,在日语里占日语词汇的47.5(这是一个比较适中的数据,是日本国立国语研究90种现代杂志调查统计的结果。不同文本的比例不同,如高校教科书占73.3%,新语辞典28.8)(朱京伟20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有人一定认为,现代意义的环境是从日语借入的,那么也只能把它叫侨词。侨居前后,在汉语中其音形大多不变,其义大多有多少不等的变化。如革命在《易经》中是革天命,侨居后是用暴力夺取政权具有革命意识的更本变革。这类侨词,在刘正琰、高名凯等《汉语外来词词典》所注的日源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又如经济社会、纲领、投机、同情、思想、水准、输入、事变等等。

判断是否是侨词,首先要查找到某词在汉语中最早或早于日语的用例。这仅仅依靠《汉语大词典》及其以前的工具书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工具书引用的例证大多是依靠编者的记忆或有限度的手工式寻查、翻检和摘录,其书证许多都不是初始用例。在计算机时代,利用语料库是比较便捷的。各种语料库显示,从先秦至民国文献中环境共见200多处。但是,在先秦至隋文献正文环境无用例,只在这些文献的后人注解中出现过。此外,还有许多语料需要仔细辨析。因为在汉语古籍语料库中,比较可信的只有少数,如电子版《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等;而有些汉籍或汉语史语料库,编得不很严肃,常把后人或今人的语言(包括凡例、导读、前言、后记、注解、译文等)误编入古代文本。例如:

(1>在这种兵连祸结,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里。(元初罗天益《东垣先生试效方》) (2)环境十分幽静偏僻。(明初李昌祺《剪灯余话》) (3)国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明章潢《百战奇法》) (4)居则犹今言环境也。(汉王逸《楚辞章句》)

1是今人编校后记。例2是译文,原文是偶经一所,境甚幽”(上海古籍出版社《剪灯余·田株遇薛涛联句记》卷二47)。例3也是译文,原文是承平日久”(宁夏人民出版社《百战奇法·忘战》卷十345)。例4不是王逸章句的本文,而是今人蒋礼鸿《义府续貂》对《楚·哀时命》处愁的考释。

总之,对环境日源词侨词行踪的描写和语料的取证,需要做许多仔细而谨慎的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852d30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