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倒数的认识 (2)》,欢迎阅读!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 题:《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例1及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
预习任务:课前布置预习教材第28页例1、的内容。 教 法:游戏引入、举例讲解。 学 法:观察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听好游戏的规则:我说一个词语,你们把词语颠倒说。
师:我说“兄弟”, 生:“弟兄”。 师:“上海”, 生:“海上”。
师:我说一个字,你们看看,上下颠倒,能否变成另外一个字 师:我说“杏”, 生:我说“呆”。 师:我说“吴”, 生:我说“吞”。
师:刚才,我们做的是文字颠倒的游戏,你们觉得有趣吗? 生:有趣。
中国汉字有不少字有这样的关系,那你们想过吗,在数学中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呢? 如:(板书:3/8)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调换,是哪个分数?(8 /3)。 师:谁还能说出这样的数?
象这样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上下颠倒之后就成另一个数,你能给这种上下颠倒的数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颠倒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为探究“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做好铺垫。】 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的四个算式。)
(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细心观察,在小组里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小组汇报交流。(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通过观察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颠倒的。)
生:我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
2、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3、你是怎样理解互为倒数的呢?(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能举例吗?
教师强调指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例如:因为3/8 ×8 /3 =1,所以3/8 和8 /3互为倒数,或3/8是8 /3 的倒数,3/8 的倒数是8 /3 三、讨论探究——深化概念(例1)
1、先让学生想一想两个怎样的数才是互为倒数,再出示例1,
说出那两个数是互为倒数。引导学生适当讨论再归纳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调换位置的. 2、找1/6 和6的倒数
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找的?有什么规律?再找。 ( 板书:1/6 的倒数是 6 6的倒数是1/6)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 ① 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想一想: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 先猜测,再验证,后归纳) 验证:1×( 1 )=1 0×(任何数 )≠1 从而归纳出: 1 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并质疑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组训练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1、尝试练习:课本第28页的做一做。(巩固求倒数的方法)
2、找朋友:课本练习六的第1题(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3、数学诊所:“我来当名医”课本练习六的第2题(判断题)。(巩固倒数的意义)
4、数学游戏,互说倒数(同位进行: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另一位同学说出这个数的倒数) 5、拓展延伸:0.3的倒数是多少?1又2/3 的倒数是多少?(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并概括求小数和带分数的方法)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先闭着眼睛想一想,再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六、布置作业:课本练习六的第3、4、5题。 七、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1:2/5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5/2
7/2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2/7
1/6 的倒数是 6 6的倒数是1/6
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求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 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
求小数的倒数的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求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带分数化成与假分数,再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847d7cf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