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

2023-01-14 03:02: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欢迎阅读!
演变,古代,来源,服饰
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

要: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服饰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服饰文化不仅可了解当时社会的物质特征和精神特征,还能深入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幻。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女性的衣着配饰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被不断探讨。其中,帔帛作为女性特有的装饰,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风貌。 关键词:帔帛 唐代 服饰文化 一、绪论

帔帛,也称披帛或帛,是一种古代女子的配饰,样式类似长丝巾,我们常在画里看到古代妇女肩上或手臂上搭着一条长长的丝带,行走时随风摆动,显得飘逸自然。常见的搭配是妇女穿着窄袖的衣服,肩上披着一条长长的帔帛。帔帛穿戴的方法多种多样,多为两端自然下垂,有时一端长些,一端短些。有时将帔帛两端固定在胸前,形成马甲的样式。有时将右边一端固定束在裙带中,另一端绕过肩背,搭在左臂上。有时也会捧在胸前,使其垂至膝盖。 帔帛多见于绘画、陶俑和壁画中,对它的研究也大多以此为根据。其中以唐代留传下来的资料最为丰富。盛唐时期襦裙的衣袖和裙摆逐渐变宽,为使这样肥大的服饰看起来自然飘逸,装饰性极强的帔帛因此成为唐朝女子的主要衣饰之一。如唐代画家周P的《簪花仕女图》描绘了一群身着华丽装束、肩披帔帛的贵族妇女,她们身着纱衣衫襦,搭配摇曳长裙,肩披飘逸帔帛,神态各异,生动活泼。又如唐代壁画《红衣舞女》中,舞女着间色长裙,手执帔帛,舒展双臂,舞态娇柔,其中帔帛的装饰作用显而易见。 二、帔帛的来源 2.1秦时起源说

对于帔帛的起源,至今仍有不同的观点。南宋末年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说:三代无帔。秦时有帔帛,以缣帛为之,汉即以罗,晋永嘉中制绛晕帔子。开元中令三妃以下通服之。1】根据这本书的说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夏商周时期没有帔。秦代出现用缣帛制成的帔帛,唐开元年间,帔帛成为普通妇女的常服。但是根据对秦时陶俑和汉代画像砖的研究这两个时期帔帛并未出现。众多学者在对古代文献及图像资料进行研究之后,对于帔帛的兴起时间得出了基本统一的观点:秦朝时帔帛并未出现,帔帛的首度出现应是在南北朝时期。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阐述了自己对于秦时起源说的看法:唐宋以来的读书人,谈日用器物历史起源,多喜附会,用矜博闻,照例是上自史前,下及秦汉,无所不及,而总是虚实参半。谈帔帛征用,也难于征信。既有所称引,也容易把同物异名分为二,和同名异物和为一,相互混淆。……”2】此外,沈从文先生对帔帛的起源作了进一研究他认为帔帛最早出现在北朝石刻伎乐天身上。资料显示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女供养人及285窟西魏女供养人已有帔帛。也有学者认为帔帛的雏形是六朝时的斜领《旧唐书舆服志》云围巾护项,偏压垂之,曰斜领,未嫁女子皆衣着斜领。3】后为遮风暖体魏晋时期的女子将斜领裁改为披在肩上的长巾,谓之帔子隋唐时期的帔帛就由此而来。

2.2 西域服饰文化的影响

秦汉以后,由于中原地区国力强盛,周边少数民族各国多派使臣觐见。西域各国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十分紧密,在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 学者认为,帔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与中原地区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服饰。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段文杰、孙机、黄能馥-陈娟娟,他们的观点多以《旧唐书波斯传》为依据:其丈夫……衣不开襟,并有巾帔。多用苏方青白色为之,两边缘以织成锦。妇人亦巾帔裙衫,辫发垂后。4】黄能馥-陈娟娟在《中国服饰史》中这样写道:从波斯萨珊王朝银瓶人物画上,所见女装也有帔巾,与唐代帔帛形式略同。又--丹丹乌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画也有帔帛,……5】然而波斯萨珊王朝银瓶的制作时期较晚,与最早出现


在十六国时期的壁画中的帔帛在时间上相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波斯萨珊王朝银瓶并不能作为证明帔帛起源的有力证据,而帔帛在中原的流行确是受到西域飘逸虚幻等特点的影响。于帔帛是由印度传入的说法,黄能馥和陈娟娟两位学者亦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在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并未提到与中原地区相同的帔帛,而印度的纱丽也因穿戴方式不同被认为与帔帛无关。

2.3 印度佛教艺术的推动

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自此恒河文化和黄河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对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艺术领域,佛教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古代绘画、建筑、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我国最早的帔帛人物形象是出现在佛教的壁画和雕像中,受到印度佛教画像及雕塑的影响,如帔帛首度出现在女供养人服饰中是在--克孜尔石窟和莫高窟228号窟壁画中,这两处都是北魏时期绘制。其中女子服饰形象是短小背心、飘逸长裙,肩披如梦似幻的长巾,这是典型的西域龟兹女子服饰。西域龟兹服饰风格是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而形成的,然而在龟兹地区的佛教壁画中,帔帛并没有世俗化,这和中原地区以及与中原文化一体化的敦煌是不同的。到了隋唐时期的敦煌服饰中,帔帛演变为一种最为普遍的服饰,在数量众多的供养人画像中,女供养人大多上着窄袖衫,下穿长裙、肩搭帔帛,可见在佛教服饰世俗化的影响下,帔帛在隋朝已成为女性的常服和时尚衣着的表现。 三、帔帛的演变 3.1 隋唐时期帔帛

隋代的建立使后汉以后分裂与对峙近四个世纪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在此后的三百多年中,出现了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的景象。在隋唐两代,少数民族服饰与中原服饰相融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服饰风格《中华古今注》其中一段话便记载了唐朝帔帛穿着成风的来由:“……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侍令帔画帛,至今然矣6

在隋唐的许多出土文物中都能看到帔帛的影子,无论是贵族妇女还是平民女子都对它极为推崇。从阎立本《步辇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到永泰公主墓道壁画、新城公主墓道壁画等,都有帔帛出现。而对于帔帛的样式,在唐代已有规定,据《事物纪原》记唐制士庶女子在室搭帔帛,出后帔帔子,以别出处之羲,今仕族亦有用者7】女子着窄袖衫、半臂袄,坦露胸口,系及地长裙并搭配一条长长的帔帛,这样的穿戴样式是唐时流行的世装

3.2 宋明两代帔帛的演变 经过几个朝代的更迭,帔帛的样式和材质也随之发展,到了宋代便成为女性的高级礼服之一,称之为霞帔,因样式飘逸华丽,宛如云间彩霞而得名。 宋代的霞帔与隋唐时期的帔帛之间的继承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不同之处在于帔帛是一条轻薄的丝带,而霞帔则是两条罗素连接而成,“V”字型。帔帛的穿戴方式有很多,随意性强,可肩披,可环绕。这样的设计既解决了霞帔较厚不易服帖的问题,也保留了其飘逸清新,潇洒自然的特点。明代的霞帔在制作款式等方面继续延续宋代,并对霞帔的佩戴制度进行了更加严格细致的规范 帔帛的传播与发展,不仅代表着古代女性服饰和审美的变换,同时也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对帔帛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中国服饰的变迁,而且为了解和探索古代中国及周边各国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机会。 参考文献:

1 《事林广记》 陈元靓(宋)后集卷10

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 P27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82064e2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