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变成“我们”的?中国民生银行“ 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

2022-05-03 06:49: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是如何变成“我们”的?中国民生银行“ 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欢迎阅读!
中国民生银行,资助,公益,变成,创新
“我”是如何变成“我们”的?中国民生银行“ 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7年第2



2017 1 5 日,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 公益创新资助计划最终资助的21 家公益机构名单公布。名单公布后,将进行资助协议签约和项目实施。

至此,从2015 年开始的“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 ——ME 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已进行了两届。中国民生银行为什么会发起这样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又给公益行业和社会带来了什么?

1000 万元,唯创新者问鼎

2015 9 18 日,深圳第四届慈展会期间,中国民生银行推出“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 公益创新资助计划”项目,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旨在通过系列活动资助有发展潜力社会影响力的组织及项目,带动更多机构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

“第一届ME 创新计划”为最终入围的20 个公益项目提供总计1000 万元的创新资助基金,这些项目覆盖社区发展、教育支持、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卫生健康等五大领域。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表示:“中国民生银行自1996 年成立以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试验田的角色,通过创新理念和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责任路径。在建行20 周年之际,我们发起了ME 创新计划,促进中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创新让公益更有力度。”在2016 年第二届ME 创新计划发布仪式上,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介绍:“中国民生银行在持续变革、快速发展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民生不息,责任不止。每一个‘企业公民’都应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中国民生银行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是一个积极的践行者,过去的实践显示其在创新方面的努力,这一次推出的计划,更是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创新。

每家50 万元,在公益和社会创新方面,这不是一笔小资金,只是有个条件:唯创新者问鼎!

“ME 创新计划”组委会

项目推出后,作为项目推进工作组,“ME 创新计划”组委会应运而生,由中国民生银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邀请公益专家进驻。组委会成员对于这1000 万元资助款如何做到效率最高,有着一致意见,就是对于申报公益机构的项目要做到风险可控、能控。

经过组委会成员讨论后,设立了以下资助门槛。

第一,机构应在中国大陆有关( 民政或工商) 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一年以上的公益组织,能提供正规的财税监制票据;

第二,能够提供上一年度的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

第三,已明确获得2016 年资金资助的项目不能申报;


第四,具有从事所申报项目的经验,并且擅长执行该领域的项目;

第五,具备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第六,拥有稳定、成熟的项目执行团队;

第七,具有创新精神、开放学习的态度和发展成长的潜力。

在评审维度和评审理念上,组委会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标准。

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进,“ME 创新计划”组委会功不可没,这既是一种机制,也是一种创新。

“我”是如何变成“我们”的?

据介绍,“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 公益创新资助计划”中的“ME”,指“我”,强调每个人的参与;同时是民生Minsheng)和力量(Energy)的首字母缩写组合。

有意思的是,在项目的执行中,“ME”逐渐变身“WE”。

首先,该计划的推出,让社会创新的参与者从中国民生银行一家(ME)变成了数百家机构的参与(WE),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互动形式,广大的社会公众也积极地参与到了其中。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王行最说:“民生银行ME 创新计划,第一解决草根NGO 能力的问题,第二解决他们资金来源的问题,通过这两方面介入后,使他们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使整个行业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项目本身的影响力,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矛盾的解决。”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与其他公益资助项目不同,ME 创新计划引入社会影响力评价与支持的概念,同时ME 创新计划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运行模式,能够推广到不同地区或不同领域,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第一届ME 创新计划支持公益组织- 广州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总干事罗志勇说:“参加ME 创新计划,不仅获得了资金上的支持,让项目得以顺利进行,还得到了项目组委会的指导,在财务、项目管理上有很大提升,与二十家国内机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a5007f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9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