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生成对策研究

2023-04-15 04:22: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生成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视域,隐性,德育,对策,生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生成对策研究

作者:赵珊珊 郭洪花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01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灵魂。本文在引入隐性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围绕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的潜隐性、教育对象的随机性、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与愉悦性、教育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等特性,从学校、家庭、教师三大方面入手,提出了隐性教育的生成对策。 关键词 隐性教育 特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教育理论家就已经注意到一些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活动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与学校的制度风气、学习氛围的影响密切相关。他们将这种影响喻为隐性课程,即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1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的特性

隐性教育是一种既非学校教育又非教学传授的教育方式,把学校道德教育融合在教师言谈举止、课程设置和校风学风之中,使学生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轻松自在地接受德育。其具有以下特性:一是潜隐性。这是隐性教育的本质特点,主要体现在潜隐的教育目的和潜隐的教育方式两个方面。二是教育对象的随机性。隐性教育往往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需要和环境来设计和进行,因而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三是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与愉悦性。隐性教育往往是在自然、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 学生能更多地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四是教育围和内容的广泛性。隐性教育不仅隐含在显性教育中,而且存在于教育活动和被教育学习活环境中。教育内容不仅涉及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而且能够涉及被教育者的心理成长方面。 2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生成的具体对策

如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体现隐性教育的价值,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教师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2.1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在学校这一大磁场氛围下,学生如同磁场里的磁针,不自觉地会跟着磁场的方向发生偏转。因此,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对于隐性教育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是完善校园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的天然课堂,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就是育人环境所发挥出来的教育性。 二是完善校园软件设施,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推动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运动会、合唱比赛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心理。 2.2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轻松愉悦的成长,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一是给予孩子爱的关怀。父母对孩子真挚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撑,是温馨的家庭氛围形成的基础。孩子得到关心和呵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有利于健康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成。

二是给予孩子家的幸福。家庭幸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幸福的家庭首先要保证家庭的完整性;其次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另外,父母要注重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

三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家长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

2.3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生成的关键因素。

一是铸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要端正言语品行,严于律已,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知、情、信、意、行。

二是树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首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学生。其次,要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通过多种教学径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再次,要在思想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综上所述,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在被教育者内心建立自我教育的道德环境。这一宏伟意旨的实现,固然需要显性教育发挥其作用,但更需要隐性教育从更深、更广、更持久的目设计中给予受教育者全方位、立体式的影响。当然,作为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隐性教育要全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视,才可能真正开拓出一个更新的领域与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

[3] 彭小兰,童建军.德育视域中的隐性教育生成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92. [4] 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1.

[5] 向敏青.探微思想政治教育之隐性教育法确立的客观依据[J].理论探讨,2004,(1):13.

[6] 詹玉华.高校隐性德育环境三维空间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7-90.

[7] 高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J].山西科技201025.

[8] 邓冲.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9] 徐立新,陈芳.隐性德育的作用机理及表现形态[J].甘肃高师学报,20104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8742f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