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65份》,欢迎阅读!
周练五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确凿(záo) 皂荚(jiā) 桑椹(shèn) 油蛉(líng) ....B.斑蝥(máo) 珊瑚(shān) 争执(zhì) 收敛(liǎn) ....C.秕谷(bǐ) 蝉蜕(tuì) 锡箔(bó) 黑痣(zhì) ....D.贪婪(lán) 尴尬(gà) 感慨(gǎi) 踉跄(liáng) ....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轻捷 云宵 鉴赏 花团锦簇 B.和蔼 恭敬 渊博 恍然大悟 C.奥密 淋漓 盔甲 人声顶沸 D.羞惭 枉然 诅咒 浑为一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
B.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C.她今天穿得很漂亮,简直让人美不胜收。 ....
D.他们重现了一项古老的、几乎已被遗忘的技艺:在众目睽睽下让物品不翼而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2分)
(2)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
6.根据要求默写。(3分) (1)《〈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7.名著阅读。(5分)
(1)《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长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衍太太、先生寿镜吾。(2分)
(2)作者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的?(3分)
1
8.综合性学习。(6分)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热爱的老师,特别是那些给自己留下别样印象的老师。临近毕业,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献给教师的歌——红烛颂”为主题的专题实践活动,请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请根据示例,写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形象地概括老师的崇高形象和伟大精神。(3分) 示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为了表达你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之情,请以手机短信的方式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发出祝福的话。你将对他(她)说些什么呢?(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不逾矩( ) (4)人不堪其忧(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该则选文对你学习方面的启发。(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3.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 15.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3分)
16.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
2
达情感的。(3分)
17.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论语》的温度
于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11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12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13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
18.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2分)
19.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45de8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