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祖铭:苏州桥文化》,欢迎阅读!
马祖铭:苏州桥文化
走在桥上仿佛行走在历史的长廊下,到处都是遗迹,可以这样说,每一座桥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同种文化。放眼苏州大地,拱桥、曲桥、平桥、廊桥、亭子桥、梁式桥、斜拉桥、立交桥、悬拉桥、钢架桥、木桥,比比皆是,其历史之长,造型之美,内涵之深,无不凝聚着苏州文化的灵韵,放射出独有的光彩。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州的桥梁从一个侧面承载着苏州的历史,展现了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毫不夸张地说,桥文化应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水文化中更涵盖着桥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今天古城苏州环境综合整治的浩大工程中如何体现人和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如何在新时期中强化文化意识如何保护古代桥梁,挖掘吴文化资源,提升它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桥是民间游乐活动的场所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游石湖,赏桥看月为旧时苏州风俗。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记道:“八月十八夜,吴人于此串月,画舫征歌,欢游竟夕,金轮激射,玉塔倒悬,摇漾浺瀜,九光十色。旧俗,串月多泊望湖亭。今亭已倾废,画舫楼船,仅借串月之名,日间遨游山水,金鸟未追便已辞棹石湖,挣泊白堤,传觞醉月矣”。
又曰:“行春桥跨石湖上,八月十八日,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或云十八夜串月,从上方塔铁链中看出。是夜月之分度适当铁链之中,倒影于地,联络一串。”长桥串月画舫弦歌,湖亭美酒,如此美景佳酿,难怪游人在此要欢游竟夕呢。
桥是民俗风情的载体
走三桥是苏州旧时的风俗。
苏州水乡桥多,桥名太多寓意吉祥安康。例如有福寿桥、永福桥、和丰桥、平安桥、兴隆桥、吉利桥、长庆桥、永昌桥、通贵桥、状元桥、志成桥等等。为此,苏州逢年过节,喜庆吉日都会选自己称心如意的桥名去“走三桥”,这是苏州水乡由来已久的传统文化,以往避灾在元宵节夜要一口气走过三桥,不准回头,便可以来年平安如意,赶走厄运。为何选走“三桥”不选其他?因吴地方言中“三”与“仙”近音,故而三桥有仙桥之意。
吴江同里镇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三桥相距,隔河相望,呈“品”字形,为此,同里人把走三桥当作消灾祛难吉祥安康的象征,每当婚嫁喜庆,例如节日、结婚、生子、做寿、开业等都要在欢快的鞭炮声中去“走三桥”,世世代代相沿成习,还流传谚语至今,表达出人们对幸福的企求。
如:
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全家身体好。
走过吉利桥,祝君步步高(或生意兴隆步步高、或官运亨通步步高) 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又说:
小把戏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 小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漂亮。 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
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水乡走三桥的习俗,除苏州古镇同里、昆山锦溪今仍盛行外,其他地方似乎不多见了。近年来,同里走三桥的习俗更成为同里旅游产业的一大项目。1998年天津市的旅行社特地组织17对新婚夫妻千里迢迢专程来到同里走三桥,桥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观众如潮。
桥同寺庙有关密切的联系
宗教在苏州甚为昌盛,造塔修桥铺路是广积公德,普种福田,是宗教用以扩大影响招纳信徒的一种手段,为此,历代以来和尚道士造桥自不为怪。
在苏州至今流传着“桥桥有庙,庙庙有桥”、“桥挑庙,庙挑桥”的俗语。如寒山寺有江村桥、龙华寺有龙华寺桥、光福铜观音寺有铜观音寺桥、车坊大觉寺有大觉寺桥、崇真宫有崇真宫桥、泰伯庙有泰伯庙桥、报恩寺有香花桥、天后宫有天后宫桥、吴江慈云寺有禹迹桥、灵迹寺庙有百口桥、伽蓝寺有永宁桥……寺庙和桥梁联合在一起不仅是建筑空间的需要还关系到人们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让参拜者走在桥上时能酝酿和提升虔诚的心态,因此,桥上的雕饰也颇多宗教图案,例如:轮回、宝幡、莲座、观音、太极、八卦等等。
桥和风水有关
苏州是水乡泽国,水多桥也多。
造桥是为了便捷交通,更希望能长久保留,带着这个美好愿望,造侨之初必定选址拜神看风水,根据风水原理选择造桥的材料,决定桥的形态及桥梁上的石雕饰物。
风水师认为“山主宝贵,水主财”。苏州地处水网地区的广大乡村,往往是二条河交汇的地方,为了留住财气必须建桥、塔等建筑,扼住关口,所在村口最常见最普遍的是以桥为主作“关锁”、辅以树、亭、堤、塘等营建水口,至于人文层次较高的村镇则以文昌阁、奎星楼、祠堂为主,辅以关帝庙、土地庙、堤、桥、路、树等建筑,营建良好的气场和生态环境。
桥常成为村镇水口的主要建筑物 “人不能离开自然”。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不破坏生态平衡。认为“人之居处宜大地山河为主”。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境内湖泊众多许多古代村镇常选址在河道交汇的地方,聚落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河道的走向,平面布局分别呈“十”字形、“丫”形、“井”字形等,镇内依水成街,环水设市,建筑物或夹河而建,或临水而筑,人家尽枕河,作带状分布。由于乡镇常被河道分割成若干小块,故而作为陆路连接的石桥在镇内星罗棋布,堪称:“东西南北桥相望”、“三步跨二桥”。在河道的交叉处则为公共码头,与集市点,商贸兴旺,配以各种形态的桥梁集水乡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景色如画;村庄虽小却溶于大自然之中,景观丰富,村外往往是芦花放稻谷香,或菜花一片似黄金,村内却呈出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村口多建以石桥,成为村落水口的主要建筑物,再配以古树、祠庙、水阁、或船棚、码头、河埠,充满着画意诗情,具有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又因桥梁地处水陆要冲,是进入村庄的必经之路,故而有的还在桥堍和桥洞内设置木栅门,日开夜关增加了防卫功能,对防盗防匪起有一定的作用。桥梁作为进村的水口关锁,为此给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过着相对封闭生活的村民来讲有着一种安全感。
总之,水乡苏州无论是乡镇还是村落最明显的意象标志是自由曲折,变化万千的河道和架于其上的各式各样的桥梁,还有临水而建的房屋和水巷中穿梭的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29e11c43323968001c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