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里的烟火人间》

2022-09-03 11:14: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唐诗里的烟火人间》》,欢迎阅读!
唐诗,烟火,人间
读《唐诗里的烟火人间》

所谓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再执拗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也不再强迫自己完成什么目标,而是接受自己遭遇的现实,努力活下去,然后在不完美的生命中,不忘曾经的意气风发。

小时候读唐诗,几乎都是囫囵吞枣地背下来,能应付学校的作业考试就行,从来没有想过诗歌背后的故事。

唐诗就是唐朝人的微博,它承载了唐朝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闲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

人一辈子总有遗憾和不甘心,偶尔会想:“如果当初换一种选择,结局是否会不一样?”这种时候,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夜深忽梦少年事”,就足以让人泪流满面。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制度变了,劳动工具变了,穿的衣服、说的语言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内心的情感。这些情感被唐诗记录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不能不说是幸运,午夜梦回依然可以庆幸,曾经有人如此懂你。

唐诗,读的终究是自己。

唐诗里的烟火人间,功夫在诗外,诗再飘逸,诗人终究活在人间。 现实里越是无奈的诗人,他的诗歌也许寄托着理想的自己,反之在现实世界顺利游走的诗人,诗歌不过是生活的点缀甚至可有可无的爱好。

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不如随它去,何必庸人自扰。只有如此通透的境界,才能适应极简生活。

思考能力不会随着年龄而增长,恰恰需要主动琢磨,就像百战百胜的将军一样,只有经历无数次胜负和复盘,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苏轼在《晁错论》中有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那怎么才算坚韧不拔呢?

公元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认识了财政局局长朱载上。有一天,


朱局长兴冲冲地前来拜访,结果在客厅喝了几杯茶,也不见苏轼出来。

等啊等,等啊等……苏轼终于露面了。 “实在不好意思,刚在做功课呢,没听见。” “你蒙谁呢?都被贬的人了,还装啥?”

苏轼实在没办法,只能有话好好说:“我真的在抄《汉书》,已经抄三遍了。第一遍是每段抄三个字,第二遍抄两个字,现在只抄一个字。”

他还跟朱载上保证:“不信你考考我。敢吗?”

于是,朱载上拿起苏轼抄过的《汉书》,随便说一个字,他都能接着背出后面的一大段,绝不会缺字少句。也就是说,苏轼把八十万字的《汉书》都背下来了。

所以,朱载上回去后就跟儿子说:“苏轼这样的天才都这么努力,我们平凡的人,怎能懈怠呢?”

苏轼有了这样深厚的阅读积累,才成为北宋文化的集大成者。论文学,他和欧阳修并称“欧苏”;论写诗,他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论填词,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论书法,他是“宋四家”之首;论绘画,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一流的人物创作一流的作品,都在于坚韧不拔的日积月累。归根结底,读书这种事,永远是积累深厚的碾压浅尝辄止的,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们普罗大众,和李白、苏轼相比,犹如萤火之于皓月,可我们依然可以用读书来改变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0fe130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