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数字化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为例》,欢迎阅读!
浅析数字化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为例
作者: 韩宏斌
来源:《文物世界》 2012年第5期
一、 数字化是博物馆
馆藏文物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收藏地,其首要职能就是收藏,并对藏品进行管理。对藏品进行管理不仅要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及损坏;还要建立藏品信息,为科学研究提供便利,以便发挥藏品的作用。
众所周知,博物馆收藏的类型一般有瓷器、玉器、青铜器、字画、竹木器、金银器、石刻等类型。传统的管理方法是将文物分类保存在专门的库房里,同时建立纸质的档案系统。但是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文物来说,每次查看、出展等工作都是相当大的一项工程。因此,早在2004年,国家文物局就在全国博物馆及文物收藏单位中推行馆藏文物采集软件,首次对馆藏文物运用科技手段来进行管理,不仅对每一件文物做细致的文字描述,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而且对文物用数码设备进行影像资料的采集,建立影像资料库。这样,数字化在博物馆行业真正开始运用,使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我们所需的文物信息,利用电脑终端即可看到文物本体的文字描述和图片资料,避免了进出文物库房的步骤和查阅手续。但是,这个软件没有业务模块,无法进行出入库办理;没有网络功能,无法实现网络应用。这些都制约着馆藏文物科学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入应用。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是一处蜚声中外的风景名胜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是集园林、古建、彩塑、壁画、碑碣石刻、楹联匾额、古树名木等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在晋祠这个特殊的博物馆里,还建有傅山纪念馆、董寿平美术馆、赵梅生美术馆等专题书画馆,同时还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只是由于展览场所制约,无法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如此丰富的馆藏资源,如不能合理地归类整理,势必会给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科学化管理成为近年来晋祠博物馆一直努力的目标,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也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9年10月开始,就对馆内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影像资料进行了采集整理,利用先进的数码设备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制成高质量的影像图片资料。同时将整理的文字资料与其进行合成,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电子档案。之后,还会将其印刷成册,形成电子和印刷品两个体系的大型资料库,从而对馆藏文物实现科学化管理。
二、 数字化是博物馆文物研究的基础
作为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文物研究,对于博物馆这样的权威性研究机构显得尤为重要。文物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藏品本身,而且还要翻阅与之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也包括史学资料、善本图书等,因此需要有强大的资料资源库进行支撑。而且,进行文物研究势必需要频繁对文物本体进行反复观察,仔细研究,这样对于文物保管部门是一个重大的压力,不仅要有正常的手续,而且要有专门的保管人员陪同,无疑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对文物本体进行影像数字化,或用目前最新的技术对其进行三维影像处理,最终制作成数据库,同时建立并通过查询系统以方便研究人员的查看、研究。而且,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论著是文物研究巨大的资源宝库,和本地的数字资源结合起来将是研究人员强力的资料支撑。例如,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找到可用的藏品信息,
即藏品信息数据库中的文本、图像、视频等各类信息,从而不直接接触文物本体就可以进行研究。
数字化在一些特殊性质的博物馆内进行文物研究更显重要。以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为例,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国的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孤例;更有瓷器、玉器、青铜器、字画、钱币、竹木器、金银器等多种类型的可移动文物约20万件。这样一座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文物载体类型多样的综合类博物馆,文物研究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因晋祠博物馆的特殊环境及陈展场所的制约,研究人员近距离对文物本体接触及研究十分困难。如圣母殿内的43尊彩塑及壁画,水母楼二层的9尊彩塑及壁画,唐叔虞祠过殿内的14尊彩塑均为精品。但是出于对文物保护的原因,平时不对外开放,研究人员要近距离查看就非常困难;还有关帝庙大殿内壁画,虽然开放能看到,但是因殿内光线较暗,如要看清每幅画面的内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因缺少陈展场所没能展出的馆藏文物精品。这些内容如能制作成高清晰度的影像资料或三维影像,将对文物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人员开展工作将十分方便。
三、 数字化将为文物本体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文物本体的安全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文物没保护好,那其它的工作就无从谈起。尽管各个文物保护单位都以最大的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但是文物因各种因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还是在所难免的。其中因素众多,有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及客观因素等。以晋祠博物馆为例,其中重要文物甚多,有国宝建筑圣母殿、宋代彩塑侍女像、三千年古树周柏、国宝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及华岩石经等。这些文物经过时代的变迁,饱受风霜,均已伤痕累累。圣母殿历史上曾多次维修、改建、扩建,最终形成目前这种样子。最近的一次维修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维修原因主要是后山多处开矿,过度开采使地下水系遭到破坏,直至影响到圣母殿地基下陷,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变形,加之木质结构多年受力变形,因而进行了落架大修。但是,在维修过程中没有参考的准确的施工图纸,即使当时在维修中形成的一套图纸也是手工绘制而成,准确度可想而知。另外大殿前廊的八根木雕盘龙,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身上的色彩早已褪去,身体本身均有裂痕,看了着实让人心痛。还有大殿内的彩色泥塑侍女像,身上色彩较过去已面目全非,对比20世纪50年代的图片,简直惨不忍睹。而且多尊出现残损、裂痕,亟待维修。可是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资料做维修参考,给我们的维修保护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诸多现象表明,我们文物管理单位建立一套数字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字资料库的建立,可以给我们文物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例如对古建筑建立详细的图纸档案及影像数据库,可以为今后的维修提供数据和参考。另外,还可通过对建筑进行定期的检测,形成一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文物本体的变化情况,从而研究得出文物本体受伤害的原因,为我们的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晋祠建筑内的彩塑也可以采用高精模型纹理采集、拼合技术以及全方位360°的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三维数据库,不仅可以用来做展示,还可以做复原或克隆,这样就不怕若干年后因特殊原因而失去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了。还有壁画建立影像资料数据库也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晋祠关帝庙内有一幅画于后墙外部的天龙图,它是晋祠景区内唯一一幅描绘晋祠周界及景点的壁画原作。但是因其长年裸露在外面,毫无遮拦,遭受风吹、雨淋、日晒,使得画面三分之二以上已经无法辨认。诸如此类现象,如果之前有完整的影像及三维数据库,就完全可以实现对文物的数字化修复,将高精度的文物复原展示给观众,那么文物将会永葆“青春”,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四、 数字化是博物馆
对外宣传和展示的重要手段
社会教育宣传是博物馆的又一大重任,对外宣传和展示是博物馆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关键。过去,博物馆对外宣传的途径较少,仅限于报纸、电视及广告。展示的手段也仅依赖于展览,方法较单一。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悄然而至,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展示方法日新月异。数字化已经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而且让人们对它难舍难离。数字化概念较广,影像技术、动画技术、数字音频和数字视频技术、全景仿真展示系统、三维虚拟实景展示技术、360°的三维扫描技术等均属其类。这些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及成功应用将是今后博物馆对外宣传和展示的重要手段。
目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博物馆及展览馆等诸多场所实现,而且效果很好。例如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百团大战半景画馆,首次在国内以半景画的形式,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全景式再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恢宏气势与壮烈情景。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均展示各自的科技水平,像沙特馆、日本馆都上演了最新技术——4D电影,这是数字化在视觉影像领域的新突破。我国的石油馆也展示了该技术,表明我国的此项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各国一致。还有好多馆呈现的全球(半球)银幕,也是数字音频和数字视频技术及影像技术等相关技术在陈展方面的成功展示。另外,像在景区内的触摸屏展示、互动游戏及网站上的全景仿真展示无一不是数字化在博物馆宣传和展示的具体实例。
近年来,晋祠博物馆不断探索宣传和展示的途径,逐渐将传统的宣传手段像信息网络化转变,在此过程中,数字化的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利用高清数码设备拍摄了景区宣传片,并在各种旅游推介会及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电子屏幕上播放;聘请专业摄影师对晋祠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进行拍摄,建立庞大的影像资源数据库。并对原有机房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其达到国家小型数据机房的指标要求,从而满足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要求;改版了晋祠的网站,将晋祠所有的数字资源在网站上进行展示,有高清的数码图片、晋祠的宣传片、晋祠的相关电视专题节目、晋祠的三维实景展示等等。同时,在晋祠的网站上还建立了互动空间,类似腾讯公司的QQ空间,注册用户可以在该空间完成留言、分享心情、保存图片等相关应用。而且,完全兼容3G网络,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无线终端及时发表评论。这样,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晋祠的品牌宣传展示了出去,充分利用网络的广泛普及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参考文献
1. 侯八五《博物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博物院为例》,《文博》2011年第1期。
2. 冀亚丽、丁立、乔红波《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价值工程》2010年第35期。
3. 郭立平、韦凯《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新模式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第12期。
4. 刘绍南《数字博物馆系统架构初探》,《东南文化》2010年第4期。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0f9bcf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