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

2022-08-20 05:16: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欢迎阅读!
诗歌,解读,步骤,基本
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

分析意象、意境 挖掘思想、情感 分析表达技巧 琢磨语言

了解诗歌创作的大致套路 起、承、转、合 起句:写景叙事。

承句:承接上文,继续写景、叙事。 转句:笔锋逆转,引向抒情、议论。 合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细分考点(五个方面)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4、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5、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方略】破题解答的途径

一、作者文题(作者情况、诗词题目) 二、序评注释(小序赏评、诗词注释) 三、外围知识(写作背景、相关知识) 四、意象意境(具体物象、情感意象) 五、表现方法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六、题目要求(审清题目、科学解答) 意象:

意象: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和物。意象是具体的。意象为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与作者借景抒情的、咏物所言的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意境: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地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意境是空灵的,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捕捉意象,揣摩意象是分析意境的基础。

近几来,诗歌鉴赏题因其较高的文学要求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难点,经过2002考试说明的改动后,其备考难度又有新的增加。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解答这类考题时思维存在一定的盲点,如果我们能认清盲点,对症下药,采取必要措施,则我们的备考应该能够有明显的收效。

盲点一:面对古诗如同雾里看花,难解其中情结。


原因:古诗阅读量太小,缺少解读经验,没有掌握一定的解读技巧

措施:加强阅读训练,多读多背,培养悟性积累经验。在解答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以

下几点:

1、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1997年考卷中的《题君山》,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由此可知,一句中的、二句中的、三句中的第四句的比喻都是指君山,赋写对象理清了,诗意便变得清楚了。再如2000年考卷中的《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2001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2、意象是关键。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

3、注释很珍贵。

高考古诗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简短的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只是对诗歌中的生僻奥涩处加以注解,其实却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题目的症结所在,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陷晦的提示,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1997年《题君山》有注为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在这里,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君山在湖中,否则我们就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写君山的诗句中会有水波出现了。

再如2000年全国春季考题《蝉》后的有注释为垂绥:批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这实际上暗示了蝉所象征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高贵的身份。

4、题干隐含提示信息

也许由于古诗鉴赏题较强的主观性,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给出一点揭示,这些提示或者指定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信息。如2000年上海考题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像的余地,请分别说,这个题干明确说明考查点是想像,考生需要说明的便是从后两句诗中想像到了什么内容。

再如2002年全国考题题干中有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这样


的提示,为我们点示了答题的枢纽——所谓关键应是能够体现全诗情感主旨的地方,那么我们只要分析折柳的寓意与全诗的主旨有什么关系就可以了。

盲点二:面对考题,表述困难,或者信马由缰没有条理,或者言不由衷难以达意。

原因:未吃透考点的基本内涵,不懂得鉴赏的一般思路,未掌握一定的鉴赏词语。

措施:首先,要明确鉴赏的基本思路。古诗鉴赏要求文字简短,但也应讲究结构脉络,它本质上属于议论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论点加论据的模式去组织文字。如对2002年全国考题可这样组织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注:论据),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注:论据),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注:论点)

其次,要紧扣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使用规范语言有序地组织答案。

1、怎样鉴赏古诗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征意义。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题列出了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然后要求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中雁的形象有正确的理解:雁是候鸟,春秋迁徒,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所以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抓取的基本特征,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义。 2、怎样鉴赏古诗的语言?

主要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音韵的流动,练字的技巧,语言的风格等。 鉴赏音韵的流动主要指古诗的平仄和押韵。

评析练字技巧就是指出用字的独特之处和它的表达效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字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月夜的幽静;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字以拟人格形象地表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古诗语言风格丰富多样,主要有平淡、质朴、自然、轻灵、飘逸、通俗、风趣、幽默奔放、含蓄、蕴藉等。

3、怎样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比较多样,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双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反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言志、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 、衬托、用典、象征等。

鉴赏时,应抓住技巧运用的主要特点作答,如上面所举郑思肖《寒菊》诗,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6e23830fc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