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部审定201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欢迎阅读!
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9、经过时间的计算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从钟面上数格子;二是用减法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的时间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成分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①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个位数减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②也可以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③还可以在头脑中想竖式,再算出得数。
3、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 4、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把每个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稍微粗略一些,也可以看成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稍微精确一些。选用哪种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而定,只要结果合理就行。
第3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计算方法:①估算: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大约是多少;②笔算:个位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数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的验算方法
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②用和减去任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3、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不退位减法,计算时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4、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再减,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一和十位数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5、减法的验算
减法的验算有两种方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第5单元 倍的认识
1、倍的意义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或把这个数按照另一个数的数量平均分成几价,能分成几份,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一数量关系,用除法计算来解决。
3、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求这个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可以将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转化为“几个几是多少”这样的数量关系,再用乘法来解决。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
整十数乘一位数,可以用整十数中“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用整百数中的两个“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可以用整千数中三个“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三个“0”。
2、任意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任意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将两位数看成是整十与几的和,用整十和几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乘积相加即可。
3、不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对着那一位写积。
4、不连续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乘法,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5、连续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它是准确、熟练计算笔算乘法的前提;在笔算乘法时,不论哪一位,只要乘积是两位数就需要进位,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进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本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是从个位乘起,每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每一位时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6、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7、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在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需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因数中间的0与一位数相乘仍得0,如果有进位的数,可以直接将这个数落下。
8、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可以按照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也可以选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9、乘法估算的方法
计算乘法估算时,把因数看作最接近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相乘。 10、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1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2、(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13、数字编码
像身份证这样把数字、字母或其他的符号预先按规定好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用来表示一定的含义,在数学上它称为编码。身份证号码和邮政编码都是数字组成的,所以叫做数字编码。
邮政编码:是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由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四个部分组成。前2位表示 省(自治区、直辖市);第3-6位表示区县;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6位为派出所代码;第17位为性别代码,奇数为男,偶数为女,第18位是校验码。其特点是:规范、对应、简洁。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6、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6d5d56ec5da50e2524d7f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