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浅析日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欢迎阅读!
浅析日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摘要]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企业财务管理经过 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介绍了日 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希望能够对构建我国公司财务管理机制有所 助益。
[关键词]日本企业财务管理特征
一、 法人持股为主,股权比较集中
日本企业分为个人企业和法人企业,法人企业95%以上是股份有 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而在大企业中, 95%为股份有限公司。从2 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它们虽然在日本企业总数上所占比重 只有0.2%,但在资产和营业规模上却占据了日本企业的半壁江山 (约 50%的份额),这类企业最具代表性。
日本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个人持股比例较低。拥有公司股权的 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在金融机构中,银行持股又占主导地位。 据统计,在1992年日本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金融机构持股率为 44.4 7%,其中银行持股率为21.87%,而个人持股率只有23.85%。实业公 司持股率24.36%,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二者合计持股率(法人持股 率)高达68.83%。近十几年来,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持股率一直保 持在70%左右的水平,突出地显示了股权法人化的特征。不仅如此, 日本公司之间相互交叉持股的比例较高。 目前,日本最有名的企业集 团主要有三井集团、住友集团、三菱集团、芙蓉集团、三和集团和第 一劝银集团。1992年,这6个集团内部的交叉持股率分别是 21.06%、 29.57%、31.68%、17.92%、18.83%和 13.71%。日本企业法人之间相 互交叉持股,投机动机较少,既使在公司经营不理想,股票收益率较 低时,法人股东也不轻易抛售股票,这极大地增加了公司股权结构的 稳定性,公司间交叉持股的目的不在于获取股票投资收益, 而在于加 强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因为通过稳定经营增加企业的利润。
二、 以内部董事为主的决策机制
日本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等机关一应俱全。实践中, 公司经营班子向股东大会提交的所有提案和报告几乎都畅通无阻地 顺利通过,股东大会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和仪式化的。 这是因为日本公 司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法人大股东,且大企业间普遍存在相互持股关
系,如果一方在另一方的股东大会上采取不合作态度,另一方也会在 这一方的股东大会上进行抵制,这无疑会损害相互持股的信赖基础。 因此,大企业股东一般都不会随意干预持股公司的经营决策。 在这种 情况下,既使个人股东不赞成公司提案,也不可能左右公司局势,于 是各公司向股东大会提出的报告和议案总能顺利通过。 日本公司的董 事会成员都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几乎全部由内部董事组成, 很少设外部董事,并且董事人数很多,少到 20多人,多则50多人, 这些董事,通常是经过长期考察和选拔,在本企业中一步步升迁上来 的,大多数董事由公司各事业部长或分厂领导兼任。 公司董事会成员 存在等级类别,按照职务和资历的不同,其先后顺序是:会长(董事 长)、社长(总经理)、副社长、专务董事、常务董事和一般董事。 全部董事可分为代表董事和一般董事两大类。 代表董事主要是公司的 高层管理者,由董事会全体投票选举产生,他们组成董事会的常务委 员会,负责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代表公司对外开展业务和行使有 关民事权利。以总经理为首的常务委员会成员,既作为董事参与公司 的重大决策,又作为公司内部的行政领导人掌握执行权, 这种决策权 和执行权相互统一的公司占了日本股份有限公司总数的 92.8%。这说 明,日本公司的财务管理不是强调个人决策和突出个人经营思想, 而 是以经营者为主导的集体决策机制。
三、相互约束和主银行约束相结合的控制机制
日本公司股权比较集中,作为大股东的法人股东对公司具有较强 的约束控制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主银行制。在日本 几乎每一个公司都有一个主银行与之保持长期联系。主银行与公司之 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银行信贷、债券发行、持股、支付和结算、提 供管理信息等方面。由于主银行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股息, 而是长期 投资收益,因而就特别关心企业经营绩效,一旦企业经营不善,主银 行会通过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更换企业的最高领导层, 从而实施对 企业的控制。二是交叉持股形成的相互控制机制。根据日本《商法》 规定,公司不能持有自己的的股份,但却可以相互持股,因而通过相 互持股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企业集团。 在集团内部,每个公司持 有多家公司的股份,多家公司又反过来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 为了协 调彼此间的关系,保证各个公司的利益,集团内部建立一个协调机构, 即经理会。经理会实质上是大股东会,由各法人股东的社长或主要负 责人组成。经理会对集团内各个公司都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通常对各 个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人事安排等都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因此,日本公司的财务管理是法人股东为主的相互约束和主银行约束 相
结合的一种控制机制。
四、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动力机制
日本企业经理人员是以低薪和高声望、高地位获得有效动力的, 他们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而且高层经理与一般职员在收入上差距也 不大。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不高,持股率也很低,他们的动力主要来自 精神激励。日本企业普遍采用职务晋升、终身雇佣及荣誉称号等方式 对经营者进行精神激励。日本社会非常重视等级秩序,管理者在公司 中的工作业绩突出,就会得到晋升,社会地位得以提高,会更受人尊 重。日本公司中的董事大多是从公司内部晋升提拔的, 这成为公司对 管理者和员工实施激励的重要手段, 其激励更具长期性效应。这种动 力机制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理的劳动是一种专用性很强的 资产”即这种资产一旦用于某种用途,将完全或部分地无法改作它 用,或即使能改作它用,也必定遭受严重的损失。这种资产的专用性 是约束经营者减少 道德风险”对公司经理施以卓有成效动力激励的 内因。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经理都希望尽可能维持其与公司的交 易关系的连续性,这是他们避免损失的最佳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653a639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