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治

2022-05-24 12:15: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治》,欢迎阅读!
民国初年,政治,社会
19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开课教案)

主备课顾月仙 次备课 王赞逸 、刘赛帅

[内容主旨] 1社会进步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维护民主共和之路艰难而曲折。本课的重点是袁世凯篡夺权力、背叛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的历程。

2.清末民初,中国处于一个历史社会的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历史特点为新旧交替、进步和倒退并存、历史发展错综复杂。对于教材中两部分看似矛盾的内容——社会风俗的进步与政治格局的混乱倒退,可以整合起来进行解读。如何由整体把握对民国头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特定时期)的本质的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民国初年移风易俗改革、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及军阀割据的相关史实。认识到民初十年中国仍然处于历史社会转型期。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与政局相关史实的了解和梳理,提升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进一步把握客观、辨证的评价历史现象和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典型人物袁世凯的历史演变体味中国近代走向共和之路的艰难曲折,从而认识到新制度、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必经周折反复;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民主共和长期奋斗的史实,进而产生对革命先驱们坚持不懈、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的钦佩景仰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袁世凯篡夺权力、背叛民主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维护民主共和的艰难历程。 难点:对于社会转型期新旧交替、进步与倒退并存、历史发展曲折而复杂的现象的认识。 [教学说明]

1社会进步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维护民主共和之路艰难而曲折。本课的重点是袁世凯篡夺权力、背叛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的历程。

2.清末民初,中国处于一个历史社会的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历史特点为新旧交替、进步和倒退并存、历史发展错综复杂。对于教材中两部分看似矛盾的内容——社会风俗的进步与政治格局的混乱倒退,可以整合起来进行解读。如何由整体把握对民国头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特定时期)的本质的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请看大屏幕,预习单上涉及的问题聚焦了本课的知识核心,让逐一解惑。

首先是社会生活方面:第一题、民国初年社会风俗改革涉及哪些方面? 生:剪发辫(男剪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互相补充) 如何演变?

课前,老师请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对民初的社会习俗进行了探究,现在我们选取几个片段一起学习

生:上台PPT演示:剪发辫(男剪辫):周心童,易服饰: 钱宇飞,禁缠足。徐颖瑶 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小组的探究成果我将发到QQ空间一起共享。 从刚才同学们的演示中,我们看到

2、民国初年社会风俗演变的特点和趋势。

生:趋势:求平等、求自由、求文明、求进步。

特点:移风易俗,破旧立新,鼎新革故、新陈代谢,初现思想启蒙。点PPT 3、为什么民国初年的社会习俗会发生变革?

:政治上:民国政府更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形式,颁布一系列法令,用强有力的手段,移风易俗,体现了新的国家意志。政治保证)

思想上: 这是因为19世纪以来新西学东渐风潮的影响,自由、民主、平等的新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的发生不仅进一步解放思想,而且造就民族解放、妇女解放和民众解放,这是重大的历史进步。这也反映了近代化已经涉及到最顽固的社会习俗层面。(思想基础)(互相补充)

1


过渡: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向着现代文明一路高歌猛进,但思想的新陈代谢过程复杂而漫长,思想意识缓慢的演变直接影响到了民国初期的政局。 请看是民国初年的政局变化,第一题

何谓“二次革命”? 爆发原因何在?结果如何?为何造成如此结果? 一次革命:辛亥革命 何谓二次革命?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了一次新的革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所以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爆发原因何在?生:对内独裁——刺宋案,对外卖国——善后大借款 二次革命结果怎么样? 革命党人失败。

二次革命的失败,有哪些原因?

生:1、革命党人组织涣散,思想不统一,兵力单薄,人民群众没有发动起来。

2、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世凯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还有舆论的欺骗。帝国主义支持。(为筹集镇压南方革命党人的军费,袁世凯甚至以出卖国家主权为条件,未经国会同意,以政府名义,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借巨款2500万英镑。 5、护国运动结果怎么样?原因何在?

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争论。讨论。争辩。为什么说胜利?或则失败?

胜利: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护国运动虽然打到了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捍卫了民国政体,,取得了表面的胜利。

失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但它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意味着资产阶级无法承担拯救中国命运的重担。 原因: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2、袁世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革命派的持续斗争(如孙中山首先反对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立宪派梁启超由拥袁到反袁 (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的发表就象一枚巨大的精神炸弹,引起了社会的震动。文中说帝制乃阴谋家之所为„„就令全国四万万人中,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皆赞成,而梁某一人断不能赞成也!”——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爱国将领(蔡锷在云南了发动护国运动)都把斗争目标指向独夫民贼;全国人民申讨袁世凯卖国和复辟行为,在声势浩大的讨袁声中;北洋军阀内部的高级将领(袁世凯手下大将段祺瑞、冯国璋不愿做袁氏下一代的臣子。)见风使舵、勾心斗角、消极观望:日本帝国主义见袁无法控制局势,失去人心,也不愿再给予支持。

(在一片讨袁声中,19163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19166月,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

6、民国初年的政坛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活动着哪两股势力?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师:民国初年的政坛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暗杀宋教仁,二次革命,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我们现在梳理一下这道题的线索。请看大屏幕。 PPT

焦点:独裁专制与民主共和,两股政治力量:孙中山、宋教仁、蔡锷为代表的革命势力;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复辟势力。新旧两种势力较量、博弈。

第一回合:袁世凯的假共和真专制遭到宋教仁提出的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的制约。唯恐失去实权的袁世凯制造了民国政坛第一大丑闻刺宋案,这是他专制独裁的极端表现 第二回合 “刺宋案”和之后的善后大借款的签订,引起了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强烈的不满,因而领导了“二次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党人被迫流亡。

第三回合:袁世凯对内制造复辟丑剧,对外继续卖国,签定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一举动挑战了人民的政治底线,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反对,最强烈的表现是蔡锷领导了护国运动 革命党人无任是走议会斗争还是武装斗争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目的一样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

2


命成果五色旗下的共和政体。

整个袁世凯称帝过程中背后都有谁支持?从善后大借款到卖国的二十一条。 帝国主义。(中外反动势力为了达到各自目的,相互勾结,互相利用。

从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中国革命必须反帝反封建。

后袁世凯时期,北洋军阀从内部的分裂扩大至整个国家的分裂,当时

7、北洋军阀主要派系有哪些?形成军阀林立,割据混战的局面原因?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北洋军阀主要派系有哪些?

PPT军阀割据表: 直系、皖系、奉系加上西南的滇系和桂系和山西的晋系,各派军阀各自控制不同的地区,背后还有扶植他们的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为夺中央政权和势力范围。 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形成军阀林立,割据混战的局面?

生:第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封闭式农业经济是军阀割据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第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决定的。帝国主义国家分而治之政策的实施是军阀割据赖以生存的条件。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使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无法独占中国。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国家失去了统治中国的共同工具、代理人,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他们便各自寻找新的代理人,扶植地方军阀派系,而各派军阀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扩大地盘,也分别寻找帝国主义国家和靠山。

第三,从当时的具体背景看,袁世凯死后,北洋群龙无首,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都不具备凝聚各派力量、形成统一局面的能力。 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生:政局混乱。内阁变更了471912-1928(政权更换频繁,阻碍民主共和。)

经济遭到破坏,民族工业凋敝。军费开支高达24亿元,相当于中国近80年工业建设积累的2.5倍(对新兴事业的摧残,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重税,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四川某军阀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已预征。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造成阶级矛盾加深。(互相补充) 除了预习单上的问题,同学们对本课学习还有没有问题? 设想问题

1、民国初年指什么时候?”民国建立后的头十年,主要指20世纪的一十年代和二十年代初。 2、民初社会变革彻底吗?

民初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并不如我们想象的简单和全面彻底,包办婚姻,求神问卦、抽大烟、纳小妾等旧规陋习比比皆是,由移风易俗起步的思想解放看来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举个例子,PPT演示,时人胡朴安记载:广东某富豪家有胡椒树百零八株,每年收入极丰,而竟娶百零八妾。

问题3北洋军阀是怎样的集团,有什么特点?

北洋军阀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20年代横行中国政治舞台的一个军阀集团,它是由袁世凯天津小站编练北洋新军起步,其高级将领以袁世凯为首,大多称为民国初期的强权人物。

特点:1、北洋军阀各派系都有一支军队,并视其为私产。他们靠着这支军队起家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继而又靠扩充军队去实现更大的政治野心。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政治特色。

2、北洋军阀各派系都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

3、北洋军阀各派系都有帝国主义作为靠山。为此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4、内部绝对效忠领袖个人,奉行威权统治。

(光亮的地方: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府曾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举措,北洋政府在外交上也有捍卫主权,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行为等。 问题4北洋军阀与封建军阀的不同处:

1、产生的背景不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下产生。

3


2、维护的利益有所不同.北洋军阀主要是靠帝国主义所扶持起来的,维护的主要是英、美、日等帝国主义以及自身的利益,是帝国主义企图分割中国的工具与跳板。2、军阀割据是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特殊过渡形式。

3北洋军阀以及所有的近代军阀与古代军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都近代化了,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

4军阀割据统治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应该是一种进步。如山西的阎锡山等,在各自的区域在教育、工商、军事、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实施了一系列具有现代化性质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5P94书本后面题目,为什么一败一成,前面我们讨论过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护国运动的取得了成功原因,最关键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任何人,逆历史潮流而动,最后都必然为人民所唾弃,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 问题5 护国运动为什么云南爆发?

导致反袁护国运动首先在云南爆发。第一,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宣传、直接发动的结果。 第二,云南人民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具有武装革命的传统。《云南》杂志,阐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各项主张,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11年辛亥革命时,云南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中华民国的地方政权。(舆论宣传的重要性)

第三,云南是袁世凯统治薄弱的地区,特别是在二次革命后,云南已成为全国当中革命力量保存得较好的省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四,云南有一支受过辛亥革命锻炼的军队。政治素质高的军队)

第五,唐继尧参加反袁,是能统一利用云南的政治军事、财政力量,全面筹备起义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条件。(强有力的后盾)

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如果同学们没有问题,那么老师想提个问题。

请看大屏幕。思考与讨论:社会习俗的变是否是中国社会实质性的蜕变,若不是,那么当时中社会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如何达成实质性的蜕变?(言之有理即可)

同学们注意:中国社会实质性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很多层面,这道题目的思考角度应放在本课的背景下考虑。 学生讨论,交流。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不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老师也学到不少知识。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首先请同学们看图片袁世凯祭祀孔庙和一段袁世凯的当时内心独白。

PPT 在中国谁不想当皇帝呢?过去的人想当皇帝,现在的人想当皇帝,未来的人还会想当

——袁世凯

文字,辛亥革命剪掉了袁世凯头上有形的辫子,却没有剪掉他内心深处的那根无形辫子,说明旧思想的顽固。

强调:中国为什么会有着出产皇帝的肥沃的土壤?

师:这种肥沃的土壤是中国二千年多年封建社会中的经济(小农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多种合力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而成的。辛亥革命后,表面上社会习俗声势浩大地进行鼎新革故、移风易俗。实际上,盘踞在人民思想深处的仍然是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旧道德,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图片袁世凯祭祀孔庙:191512月,袁世凯特制了离奇的古衣冠亲率文武百官到孔庙祭祀,以证明他做皇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同时,宣扬尊孔复古的思想。鲁迅先生说他把孔夫子当作砖头用,去敲开爬上 洪宪皇帝宝座的幸福大门。旧思想一旦有它滋生的空间就泛滥。 Ppt:袁世凯从临时的大总统等照片 袁世凯就这样倒行逆施,从表面共和,到反对共和最后抛弃共和,达到了专制独裁的顶峰。1915年的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政治危机,文化信仰的危机,以及民族危机。(袁世凯签订卖国的21条。

而也在1915年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把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请看陈独秀的两段话。

4


PPT: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欲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 ——《我之爱国主义》 师:陈独秀认为要拯救中国,必须从什么地方开始? 生: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

师: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则必须从源头进行改造,源头在哪里? 生:改造旧思想。

回到本题,这一时期中国的症结恰恰在于思想的陈旧,如果不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即使是在中华民国的金字招牌下,依然会出现专制独裁、黑暗倒退、混乱无序的状态。历史以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只有领导和发动人民群众,实现深层次思想观念形态的彻底改革,才会有国家的光明的前途,中国社会才能最终达成实质性的蜕变。 我们整理今天学习的内容。请看大屏幕。知识整理

民国初年正处于新的历史性大变革时期,社会生活的移风易俗体现了历史进步,时代的变化也使中国更进一步的融入世界潮流。但政治舞台出现专制复辟的丑剧,进而出现了军阀混战,这一时期共和被破坏,专制在抬头,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体现了历史的倒退。这段历史的发展动荡曲折、新旧并存、进步和倒退交替,传统与现代纠缠 ,中国的民主革命出现了新的拐点。 很多学者将我国由传统专制社会转变为近代民主社会的这一段历程称之为历史社会的转型期,民国初年正是其中重要的一段。(互相补充)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话这是一个信仰与怀疑混杂、希望与绝望相伴、天堂与地狱交织的世界。

中国社会要进步、要发展,还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想,这就是摆在当时中国人面前一个崭新的课题。 教学反思

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之后,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1、整堂课的气氛相当活跃,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2、基本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实践了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树立证据意识、注意史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基本实现向少讲多学,高效优质转换。

3、在教学中我努力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探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4、由于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时的效果还不错。

当然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较浓厚,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所以在教学时间安排的问题上,我没有很好地处理,导致了在课堂小结和拓展时未能做到位,有点草草收尾的感觉,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方面大打折扣。



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6293d36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