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探讨

2022-05-23 13:10: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探讨》,欢迎阅读!
指标体系,构建,探讨,计划,方法
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探讨

企业综合计划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整体目标计划,对企业各项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对企业完成目标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评价综合计划是否有效的地执行以及是否实现阶段性目标和是否体现战略规划,这就需要构建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并制定其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本文重点讨论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一、构建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应满足三个根本目的:体现相关要素、支持系统评估、及时提供信息。这就要求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必须围绕企业战略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设计,并能表达战略意图和指标内在的联系,是多方面指标构成的统一体。因此,构建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标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应突出战略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引领管理重心,反映政策倾向,使其核心既准确表达战略意图又充分体现管理理念。二是科学合理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科学反映指标正确的概念,清晰的含义,各指标之间相互补充而又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避免指标出现交叉和包含关系,使其表意既精准明了又富于内涵。三是综合完整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对企业的本质特征、结构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客观的描述,全面反映企业各个要素和整体情况,涵盖企业各方面的相关指标,使其结构既系统全面又凸显要素。四是操作有效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合理构造层次数量和指标数量,既不要过于抽象,又不能琐碎繁杂;指标数据资料既容易获得,又真实准确,使其实际运用简单快捷。五是实用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根据现实可能性精炼各方面相关要素并进行量化考量,同时还应结合各相关专业典型评估指标进行设计择,使其特性既具有企业适应性又具有行业一致性。六是动静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应通过适当选用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来综合反映当前企业状况、疑点难点、变化趋势,发展潜力,使其功能既能概括现状又能支持决策。 二、构建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评价体系,既和企业评价指标相似,又有根本的不同。一般企业的评价体系目的是对企业各方面的能力给予评价,而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是着眼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未来发展,因此,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就必须体现企业的个性特征和战略构想。

基于这样的原因,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按指标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指标:目标性指标、评价性指标、控制性指标。按指标的分类,可以认识到这三种指标在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中意义和作用都是不一样的,控制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是为目标性指标服务的,而评价性指标又是检验控制性指标执行状况的,于是我们得出了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



于是,可以把这三类指标分成三级指标,即一级目标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控制指标。应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模式,按管理业务划分指标系,如计划、经营、资产、财务、人力资源、生产、安全、技术等,构建各系指标。将类、


系指标结合即构成一个平面指标体系,如果再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到各执行单位(),就构成立体指标体系。这样构建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能够系统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的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供管理和决策使用。

三、综合计划指标的选择

综合计划指标的选择是构建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最关键、最重要、最繁杂和最精细的工作,要应用科学的方法、集中本企业各方面的精英人才,通过分析筛选才能最终确定。

根据指标类、系的不同特点,可以分别运用不同的选择方式,但分类指标应先明确定性。即目标指标具有强制性,时限性,是最具指令性的指标;评价指标具有重复性、可比性,是最具表征性的指标;控制指标具有阶段性、可变性,是最具管理性的指标。明确了分类指标的性质,在确定系指标时就能按这些性质先圈定一些指标,再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完善、补充和筛选。

企业综合计划指标应首先由各专业管理部门提出,并对指标的意义加以描述,然后对这些指标综合进行理论模式统计分析和线性相关性分析,剔除表征意义不强、使用频率不高以及相关性高的指标,再列表进行专业调查,最后确定指标。 四、综合计划指标的量化标定和评价

所谓量化定标就是给指标设定一个基准参考值。量化标定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战略规划,真正体现企业的价值导向、经营策略、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文化积淀。

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量化定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法。对那些简捷直观的指标直接进行定标。如产品销售额、全年生产总值等。二是比较法。对那些可从全社会或全行业的现成资料的指标,计算最佳值、平均值、中位值及最差值,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进行量化定标。如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三是统计法。对那些有一定历史数据的指标,可以用综合统计计算进行定标。如事故率、设备完好率等。四是赋值法。对有些指标可以通过计算取值区间,结合目标任务合理赋值进行定标。如设备可用率、交通安全天数等。我们还可以依据评价指标的不同特点确定各自的评价标准值。

指标量化定标后,还需对各指标评价权数进行确定,通行的做法是采用“特尔菲法”,建立专家系统,借助于征询专家意见后综合决定。也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按各指标在评价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各自在总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从而产生评价权数。

有了定标和权数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就可以进行一次量化标准综合评价,确定评价标准指数。构建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对企业现状以及工作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 1、层次分析加权法(AHP)

AHP法是将评价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和若干指标,依照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根据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层次结构,建立目标树图→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确定相对权重→计算子目标权重→检验权重的一致性→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和排序。


该法通过建立目标树,可计算出合理的组合权重,最终得出综合指数,使评价直观可靠。采用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对常规的层次分析加权法进行改进,通过相应两两指标的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计算最优传递矩阵,确定一致矩阵(判断矩阵)。该方法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其他标度相比具有良好的判断传递性和标度值的合理性;其所需判断信息简单、直观,作出的判断精确,有利于决策者在两两比较判断中提高准确性。 2、相对差距和法

设有m项被评价对象,有n个评价指标,则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库为Kj=(K1jK2j,……,Knj)j=12,……,m。设最优数据为K0=(K1

K2、……Kn)。最优单位K0中各数据的确定如下:高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大者;低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小者。各单位与最优单位的加权相对差距和为: D=∑nj=1WiKi-Kij2Mi(1)

式中Wi为第i 项指标的权系数,Mi为所有单位的第i 项指标数值的中位数。结果按D值大小进行排序,D值越小,该单位越接近最优单位。

该方法直观、易懂、计算简便,可以直接用原始数据进行计算,避免因其他运算而引起的信息损失。该法考虑了各评价对象在全体评价对象中的位置,避免了各被评价对象之间因差距较小,不易排序的困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cf3e3e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