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鹰鼎

2022-04-03 10:02: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鹰鼎》,欢迎阅读!
陶鹰鼎
陶鹰鼎

历史背景

陶鹰鼎 陶制,新石器时代雕塑,高36厘米,出土于陕西华县太平庄,现收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作为一种炊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大量出现,尤其是到了进入青铜时代,礼制的出现使得人们赋予了鼎更多的意义,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周天子祭天时应该为九鼎八簋制,诸侯王一般为七鼎六簋制,此时的鼎已经由实用器演化成为了一种礼器,到了秦汉时代,我们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这样的成语里面我们也知道了鼎象征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力,在东汉之后,鼎的形象渐渐推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听说过,也亲眼见到过司母戊鼎,也见过妇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鼎,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毛公鼎等等,青铜时代鼎的形制大多规则固定。而今天我们看到的陶鹰鼎却不一样,是用一只前扑的鹰的形象来构造,利用鹰的胸部和身体构成了鼎身,而用鹰的两个爪子和尾巴共同构成了鼎的三足,整个形象稳固有力。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懂得了利用骨刀、象牙、石质等工具开始了雕刻艺术的创作,尽管还只是为了实用器物的一些修饰,独立的雕塑作品并不多见,但是这种尝试对人类艺术的追求来说却具有着很深远的意义。从造型上来讲,此鼎最大的吸引人们目光的地方便是夸张的形体,不论是整体身体的向外扩张力,还是那粗壮富有力量感的双腿,以及向外圆睁的双目,无不透露着一种对于鹰形体夸张的细致描绘。另外一个难得的便是,让我们感觉到这样的整体造型与鼎的实际需要异常和谐的统一在了一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件文物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现在已知的中国最早的雕刻作品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雕塑,其中以陶制品为最多,也有用玉、骨、牙等材料雕刻的。题材主要是人物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这些作品有的是独立的雕像,有的则附属于日常使用的器具。这件《陶鹰鼎》就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件作品属于中国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出土于一个成年妇女的陵墓。墓穴中的随葬品十分丰富,估计死者出自富有人家。这只鼎采用了鹰的造型。它收起双翼站立着,双足与尾部着地,造型简洁有力,充满了浑厚的体积感。整个鹰的身体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内在


力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到慑人的威猛气势。这件作品说明,当时的雕塑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逐渐掌握了雕塑的语言,开始在雕塑作品中注意到整体的造型感。 更为可贵的是,陶鹰鼎的主要优点并不在于通常所谓的写实逼真,而在于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后获得的夸张和变形,既保持并强化了它们各自所固有的形神特征,又与陶器的工艺造型取得了和谐的统一,从而成为原始时代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为其后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鸟兽形器奠定了很高的起点。 历史渊源:

中国最早的陶塑艺术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和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早期的陶塑制品题材广泛,有猪、猪头、羊和人像等,但一般均小而简单,制作也较粗糙,有些还可能是儿童的玩具,有些则或与祭祀活动有关。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如仰韶文化的这件陶鹰鼎、大汶口文化的陶鬶、梅堰遗址出土的海兽壶等,器形大,注重造型与实用相结合。陶鹰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与其共出的物品还有十多件骨匕、数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鹰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形式与众不同,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特点:

此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既强化了雄鹰固有的形神特征,又与陶器的工艺造型取得了和谐统一。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艺术价值:

陶鹰鼎整体造型简洁,古拙质朴,周身素面未加纹饰,虽体量不大,却仿佛蕴含着一种充盈的内在力量,令人感到桀骜猛厉的气势。陶鹰鼎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塑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cb180b71fe910ef02df82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