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解古诗

2022-04-08 20:1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讲解古诗》,欢迎阅读!
古诗,讲解,如何


如何讲解古诗



初一学习中,古诗是最容易学习,但却是最难讲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能够读懂古诗,是一个学习过程。

一、先弄清写了什么? 1.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能够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能够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淮上与友人别》说明诗的内容是送别诗,《夜雨寄北》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秋雨夜思念亲友。确定了诗的内容能够协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注意诗歌的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理解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如《夜雨寄北》中的关键句就是“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个句透露出作者是浓厚的思归之情。

二、弄清是怎样写的? 1.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王维的《杂诗》中,诗的主人公在家乡友人造访的时候,最想问的不是家务琐事,而是“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这个梅花,正是使用一种借代的手法,将家务琐事诗化,也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前溢于言表。 2.注意表达的角度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如《夜雨寄北》中写到“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个句话中,连续使用了三个意象“夜”“雨”“秋”,这三个意象都是渲染愁绪的词,三个词连续的使用,使得作者的愁情更深,更浓。

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1997年的高考题,作者用“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勾画出秋夜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4.注意环境的渲染

在诗歌中作者往往通过环境描写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响,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情绪。如《淮上与友人别》中的首联写到“扬子江头杨柳春”,渲染了一种春意留别依依之情。

从句子的角度我们要注意一些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强化情感表达。常见的如比喻(“白银盘里一青螺”)象征(2000年春季卷表面上讲“蝉”,其实是讲人)衬托(2001春季卷以动来衬托静)、双关(1994高考卷表面上讲自己为什么偏爱菊,其实是对菊的品质的赞美,而赞美菊,其实又是赞美人)。其他还有比拟、夸张、通感等都要注意。

从词语的角度分析,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此外还有生造词语,如“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客”,本无“异客”一词,但承“异乡”而来又很自然,强调了“异”;词性开拓,如“应是绿肥红瘦”,绿不能肥,红也不能瘦,肥、瘦本无茂盛、凋零之意,但用在这里别具新意,形象、贴切;谓语迷失,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落日”后本还有谓语,但如果加上“像”一类的动词,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就太紧密了,原诗本要表达一种飘荡的感觉,一加动词就失去了这样的感觉;系词两边不对称,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明明是杨花,作者却说成是飘飞的离人泪,既拓展了

3.注意分析诗歌的意






内容,更强化了感情;倒错的因果关系,如“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不是从过去一直到现在,而是作者心中郁结的情感,换句话说,是因为作者心中的情感,才有一种“水寒”的感觉。

三、表达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如“请分析《鸟鸣涧》(2001年春季高考)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就要在月出前的“人闲”、“花落”,到月出后“鸟鸣”这个过程中来分析。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使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指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5b1fa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