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盲目从众心理浅谈 》,欢迎阅读!
中学生盲目从众心理浅谈
作者: 黄荣辉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5期
黄荣辉
(江苏省张家港市晨阳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生身上所存在的盲目从众心理产生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关键词:中学生盲目从众心理;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19-02
情景一:初三某同学在周记中写到:“人家在看、在谈,我不看、不谈,显得太傻冒、太老土;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同学们在一起看、一起聊,我不关心、不加入,就跟不上时代,就显得不合群。所以……”
情景二:班级的几位女同学相约假日上街买衣服,A同学看见一件漂亮的毛衣,式样和面料都不错,她觉得这毛衣就是平时自己一直想买的,怎么看怎么喜欢,可试穿时其他的同学都说不好看,不适合她,可A同学自己就是喜欢这衣服,可在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她犹豫了……
以上看似平常的两种情景,却折射出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也就是常说的随大流。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它可分为积极的从众和盲目的从众。从众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进入初中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在迅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知识、经验相对不足,自制力较差,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特别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时有体现。盲目的从众心理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不利青少年学生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盲目的从众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盲目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学生所处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的不利影响。家庭和社会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说每位家长都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不可否认,有些家长和他的亲友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带有一些世俗观念,如“入境随俗,要遇事随和,不要做出头椽子,不要标新立异,人家怎么样,你就怎么样”。长此以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形成无主见,“遇事墙头草,两边倒”的盲目从众心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长不够成熟,知识阅历不够丰富,这就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而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2. 社会规范的压力的影响。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因而按照规范行事,成了一种心理准则和定式。应该说,这些规范在大部分时候是产生积极作用的,但有时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使中学生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比如生活中常出现的“少数服从多数”规范往往使学生倾向于从众而避免枪打出头鸟。情景二中A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就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作祟。
3.生活中的经验压力和情景压力的影响。经验压力引起从众的情况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能力较低的同学,这些学生往往会觉得,别人的成绩好、能力强,自叹不如,就只好跟着大家,这类现象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较为明显;第二类经验压力,即有的同学将大多数同学的错误判断看成是正确的,或者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但因不能“标新立异”,或怕别人挖苦,从而表面从众,内心保留自己的看法。由于一时的情景所引起的盲目从众,在中学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一个班级中,假如好人好事没人表扬,坏人坏事没人批评,那么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较易产生盲目从众行为。
二、盲目从众心理的克服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并不容易,采取的方法不当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更不利学生的发展,要克服中学生身上存在的盲从心理,我认为以下几个方法是可行的。
1.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俗话说“无知出偏见,真知出灼见”。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盲从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知识,缺乏阅历,学生有了真知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远离盲从。这就要求:一方面老师要努力践行素质教育要求,改变原有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单一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不是只习惯于按老师的意志和命令办事的方式,不是只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中去,自己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要求同学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对原有的自己认为有问题的知识体系要敢于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提出自己见解的过程中才可能慢慢远离盲目的从众。
2.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的真知基础上。现实中,很多同学的盲从是在无法拿定注意的情况下开始的,这就说明了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质疑,并为此创造一些条件,如经常举行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专题辩论会、讨论会,给学生以分析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做到不盲从、不迷信、善鉴别、有主见。有了真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就能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样既可以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
3.努力营造正确的健康的班级舆论氛围。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舆论的形式与扩散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加上舆论本身具有的合理因素,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并具有显著的心理效果。正确的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能振奋每个人的精神;不正确的舆论也具有其强大的反作用,中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因此必须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在一个凝聚力强大、班风良好、舆论正确、健康的班集体里,从众心理能发挥积极作用,不正确的舆论一出现就会受到抵制,大大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学生的从众心理是好是坏,我们不能简单的下结论。积极的从众心理有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但盲目的从众心理则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积极引导学生远离盲目从众心理,避免“皇帝的新装”的悲剧在我们学生身上出现。我坚信: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协作下,我们的中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就一定可以远离盲目的从众,让自己茁壮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168016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