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观后感》,欢迎阅读!
在看过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之后,我就开始了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此后,又遇到了《非暴力沟通》,。有人说,史书使人明智。通过这两本书,我发现:其实不止是史书使人明智,所有的书籍都应当引发读者的思考,只有进过思考之后的知识才属于自己。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写出了一些我们似乎从来不曾思考过的方面,比如:某人应该受到惩罚是因为他做错了事,人们将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看做是不道德的;又比如说某一个人很懒,是什么让你说这个人很懒?人们总是习惯将自己的主观臆断作为既定的事实。
通读这本书之后,我的理解是所有矛盾的产生都源自于三观不合,不仅仅是价值观,包括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内。但凡在沟通过程中一方用自己的三观作为评判他人的标准,一旦三观不合,必然会产生矛盾。
在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当社会地位高的人说谁谁谁应该怎么怎么做的时候,社会地位低的人就容易盲从。而当社会地位低的人与这位大牛价值观点不合时就会产生矛盾了。比如,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作为晚辈,在家应帮父母长辈做什么做什么。作为学生,应该好好读书考第一,考清华北大。第一只有一个,清华北大的名额也只有那么有限的几千人,全国近千万考生中争那不足万一的机会,何其难也。一旦没有达到父母长辈的预期,他将会受到来自父母长辈的价值观的唾弃。
这其实就是一个阶级社会,一个专制社会,所有的沟通都是暴力沟通:小时候那是“身体的暴力”,也就是直接地用武力等强制力来使得他们对我的所有“请求”都得以实现。渐渐长大了以后,我所做的事情也越来越符合他们的价值观。或者说,在我渐渐长大了以后,我慢慢地学会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些通用的价值观,即明白了这个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如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女生,一个好朋友,一个好的女朋友...然后我会表现出我“应该表现的样子”。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家里都相安无事,基本上我和我家里人的关系很和谐也很和睦。再后来,我做了一些不符合他们的想法的选择,然后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又出现了,在阶级社会里面,有矛盾就有压制,有压制就有强制和暴力。这个时候的所有暴力,就转变成了“隐蔽的暴力”,从他们跟我的谈话上面,从他们的命令上面,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上面等等,来让我觉得难受,给我压力从而强迫我做出让他们满意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从那个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应该成为的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做了太多我“不应该”做的事情,同时我从其中确确实实体会到了乐趣;与此同时,我还是会认为我做的这些事情是不对的,是不应该的,所以我都会瞒着。也就是说,我察觉到了我不可能做什么都去满足这个社会的规范,并且开始去做那些确确实实能够满足我的需求的事情,可是在思想和认识上并没有改变。根据书中的说法,这个时候的我,对人会很冷漠。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大学生活中,除了室友,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在家更是比在学校还要孤独,我一度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什么都做不好不能够做一个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的,符合父母的要求的,走出去能够闪闪发光的人,让父母觉得很骄傲的人。
后来,我想明白了,我要朝着我喜欢的方向去努力,不去想这些,只要以后我的社会地位比价值观与我不合的人要高,他们的价值观就无法强行绑定到我身上。
我明白了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想法,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我的人生需要怎样的满足。这,就够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09709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