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四下《 白鹅》课堂笔记

2023-01-04 16:07: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小学语文四下《 白鹅》课堂笔记》,欢迎阅读!
白鹅,课堂笔记,四下,语文,小学
15 白鹅

项目 作者 易错字

内容

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作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读音:“促(cù)、伺(sì)”读平舌音,“奢(shē)、侈(chǐ)、侍(shì)”是翘舌音,“吭(kēnɡ)”读后鼻音。 书写:“侍”字的偏旁是“亻”,不要写错;“譬”字的下面是“言”“颇”字右;边的“页”字的最后一笔是点;“脾”字右部中间的撇要从“白”中撇下来;“添”字最后的两点左右并列,不能写成上下排列。 kān(看护) sì(窥伺)

kàn(看望) cì(伺候)

四字词语:不胜其烦 左顾右盼 引吭大叫 大模大样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厉声呵斥 局促不安 三眼一板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近义词:严肃——严厉 奢侈——奢华 侍候——伺候 窥伺——窥探

三眼一板——按部就班 敏捷——灵敏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反义词:急速——缓慢 从容——慌乱 奢侈——俭朴 敏捷——笨拙

局促不安——大模大样 一丝不苟——马马虎虎

1.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具体表现。同时,它也是过渡句,承接上文,引起下文,使文章衔接自然,条理清楚。 2.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句话一方面将鹅的步态与鸭“局促不安”的步调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鹅比作“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对比和比喻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欣赏喜爱之情。 3.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这句话中,作者再次举例,不厌其烦地描写鹅的吃相,目的就是想突出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4.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堂倌”在旧时用于称呼饭馆、茶馆或酒店里的招待人员。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5.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这句话中,把鹅称为“鹅老爷”,明贬实褒,作者运用反语来表现出对鹅的爱意,突出鹅的高傲。 总说(1):高傲的动物 白鹅 叫声: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对白鹅的喜爱

分说(2-7) 步态: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吃相: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本文通过刻画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欣赏之情。 与鹅有关的诗句: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唐·韩愈《石鼓歌》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唐·刘禹锡《观八阵图》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 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多音字 词语积累

重点语句

课文结构

课文主题 积累拓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461b93e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4.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