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2023-05-07 12:28: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

学科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医学模式: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

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

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认知过程: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

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

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

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

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

错觉:对客观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感觉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

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只有在感官层面,如不注意,转瞬即逝,直接以信息材料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形象性,信息存储时间极短,仅0.25~2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

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

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及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有时间长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

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

再认: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

认识

再现(回忆)人们过去经验过和事物在

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

注意: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

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创造性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在头脑中重

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解决一个问题时,

沿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去积极思考,找出符合条件的各种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的一种思

想象: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

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身心变化

心境: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



激情: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



应激: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

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变时,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

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人格: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倾向性:是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格心理结构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在后天社会认知过程中形成,包括需要、动机、兴奋、理想、信念和世界

人格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

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

需要: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

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

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活动力

挫折:动机受阻导致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

状态

能力: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

理特征

气质:个体所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

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

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智力:属于一般能力,认识方面的各种能

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事件: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

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

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

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心理应激:人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通过

认知、应对、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等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心理健康: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

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并不断地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患者: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心身疾病或各

种心理障碍、神经精神疾病的人

患者角色:被医生和社会确认的患病者应

具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在给病人提供医疗服

务过程中与病人建立的相互关系

角色行为减退:个体进入病人角色后,由

于某种原因又重新承担起原本消除的社会角色责任

角色行为异常:个体无法承受患病或不治

之症的挫折,感到绝望、厌倦、悲观进而发展为冷漠,拒绝治疗,甚至自杀,对医护人员有攻击性行为

角色行为冲突:如病人从健康人到病人,

不能平日角色行为转入到病人角色行为,表现为焦虑不安、愤怒、烦恼、茫然和悲伤

角色行为强化:个体“安于”病人角色,

不愿回复原本角色,角色的行为与其症状不符,过分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忧虑

抑郁: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等情感活动

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症状

愤怒: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

障碍,受到挫折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

焦虑:个体感受到威胁或预期要发生不良

后果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社会认知: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

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人际关系的建立以社会认知的结果为基础

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建立在

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

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并建立感情的过程

心身反应:精神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

当刺激除去,反应也就恢复

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

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身障碍: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

没有器质性变化

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

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

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医学心理咨询:通过医学晤谈和讨论(必

要时进行心理测验),查明来访者心理障碍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给予劝告、建议、教育、支持和各种形式帮助的过程

心理治疗: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

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用心理治疗有关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的健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425941f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