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晚清海州才女刘清韵》,欢迎阅读!
晚清海州才女刘清韵———戏曲史上领风骚
王云
提起中国古代的才女,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蔡文姬、李清照等女诗人或女词人,而对叶小纨、黄峨、徐媛、林以宁、吴藻和刘清韵等女戏曲家却知之甚少,即使对她们有些印象,也大都是留有诗或词的记忆。其实,如果我们走进女戏曲家这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将会发现这边风景独好———女戏曲家其人其作同样引人入胜。
笔者最近在研读清代女戏曲家作品时,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中发现了一位海州的女戏曲作家———刘清韵。刘清韵是我国戏曲史上著名的多产女作家,一生著作甚丰。著名女戏曲家叶小纨和吴藻仅以各自的一部《鸳鸯梦》和《饮酒读骚图》列入青史,而刘清韵写有二十四种传奇,在中国戏曲史上可谓独领风骚。
(一)
刘清韵,字古香,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出生时母亲梦见观音手持梅花,故又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观音。刘清韵出身于海州板浦的一个盐商之家,四岁时随父迁居朐浦(今灌云县中正)。她的父亲刘蕴堂是二品封鹾商,家业最盛时有盐池200座,土地200顷。富裕的家庭条件使她得到比一般家庭女孩更好的教育,当然这也和她父亲的开明有关,“以稍聪慧,爱而教之读”,加上她本人天资聪慧,很快就崭露头角。据说她一岁能言,二岁识数,三岁认字,四岁能背唐诗、辨四声,很早就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六岁时,她被送到家塾和男孩子们一起读书。有一天父亲抱着她在院子里玩耍,恰逢梅花乍放南枝。父亲高兴地吟道:“梅为花第一”,她随口应对:“人是玉无双”。这使她的父亲大为震惊,赞叹不已。
咸丰九年,正值妙龄的刘清韵嫁到沭阳钱氏大族,丈夫叫钱德奎。钱德奎,字梅坡,号香岩,是有名的才子,著有《谈易》、《国学丛书》、《宋词比较》等。才子配才女,这桩婚姻成为当地的美谈。婚后,两人相知相得,生活很是美满。他们经常在一起咏诗赋文,切磋技艺,并相互为对方的作品题诗品评,比如后来刊印的《小蓬莱仙馆传奇》卷首均标明“古僮钱梅坡香岩校订”。刘清韵也为丈夫的书画作品题了不少诗。刘清韵后来总结自己的这段生活,很是满意,“来归外子梅坡,又以笔墨相怜重,人生遭际,可云无憾”。在这种长时间优裕闲适的生活中,刘清韵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有诗词、散曲,也有戏曲,她还为自己的书房起了个十分雅致的名字:小蓬莱仙馆。其间值得一提的是,同治六年,她随丈夫南游杭州,在紫阳书院听讲,与著名学者俞樾结下师生之谊。
其后,她还随丈夫到沭阳书院听讲,拜当地名士王诩为师。这些机会在当时对一个婚后的女性来讲,是十分难得的,这不仅扩大了刘清韵的视野,对其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光绪十五年,刘清韵开始整理自己历年所作,准备结集刊印。她为自己的集子写了自序,还请老师王诩写序。到光绪二十二年时,她所作的二十四种传奇均已完稿。第二年,她和丈夫再次南下杭州,将自己写的十种戏曲作品送给俞樾请教。俞樾号曲园,不仅是经学权威,对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也都有很深的研究,他还特别重视小说和戏曲,强调其教化作用,这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当时文人的作品一经他的评点,便会引起全社会的注目,影响极大。那时有一位海州籍的县官张西渠,将从故乡带来的刘清韵的诗文集送去请他看,并求作序,俞樾阅后欣然提笔。
此次,刘清韵带来了《小蓬莱仙馆传奇》中的十种。俞樾看完后,评价极高。这是因为江苏戏曲史上历来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作者,直到明代中期以后,才出现少数女作家,且作品数量寥寥。吴江的叶小纨、秦淮的马湘兰各人皆只一种,阮大铖之女阮丽珍较多,也只有
《鸾帕血》《梦虎缘》和与其父合作的《燕子笺》三种,而刘清韵竟多达二十四种,且才华横溢,不让须眉,使俞樾激动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俞樾在序言中说,这些作品虽传述旧事,而时出新意,关目节拍,皆极灵动。至其词则不以涂泽为工,而以自然为美,颇得元人三昧。从作品的内容到表现手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八十高龄的老人再一次为《小蓬莱仙馆传奇》作了序。一时间引得西子湖畔文人墨客竞相传抄,刘清韵的传奇成了茶余酒后时髦的话题,甚至付印时娄县的县令杨古酝还帮助校对,真是一登龙门便身价十倍。
(二)
在《小蓬莱仙馆传奇》中,刘清韵的代表作是《黄碧签》、《炎凉券》、《鸳鸯梦》和《千秋泪》等。《黄碧签》写旷阔道人和守真子奉玉帝旨意奖善惩恶,朱培因父母捐柴米救济流民而得中状元,后又支持结义兄弟元彪斩蛟除害,双双飞升仙界的故事。剧中对官府用人不当和不支持义举的行为持批判态度。《炎凉券》写陈杰、任贵受人诋毁,但终能建功立业,得享富贵的故事。剧中对世态炎凉描写较为深刻,并肯定了雪中送炭的小人物。《鸳鸯梦》写张灵和崔莹相爱,因宁王朱宸濠选美女而被拆散,双双殉情,后在九泉之下结为夫妇的故事。《千秋泪》写沈嵊在赴试路上登高赋诗,受到考官宋兆和的赏识,取为头名。不料宋兆和竟因此被参革职,遂与沈嵊共同隐居天台山的故事。剧中强烈地抨击了世事的不平。
刘清韵虽是一介女流之辈,蛰居深闺,但对世情却洞察颇深,爱憎分明。如《丹青副》中的《金井水红花》一曲,端的是入木三分之作:
试看名场客,无非假面皮。上下互相欺,概如斯,滔滔一例。真是司空见惯,习久自安之,有谁个说非宜。也罗!设没这副脸儿,不独文成绣虎,不足为奇;纵使技擅屠龙,也归无济。但得形成魑魅,榜头便题;迹近魍魉,官班便跻。此处也有一件及不来的好处。论选政,倒也光明正大,不用些儿贿!
俞樾看过十种传奇后,意犹未尽,带信要看其余的十四种。不料这一年秋天,洪泽湖湖水泛滥,泡倒了刘清韵家的房屋,全部手稿浸成了一团糊涂酱,再也无法送给那位热心的长者鉴赏了。虽然俞樾万般惋惜,在序言中仍殷切希望:“女史胸中如有记事珠,能将淹没一十四种重写清本,以成全璧。”但这时刘清韵夫妇的生活却陷于困顿中,那场洪水不仅冲走了她的文稿,也冲走了她的家产,因生活缺少保障,她再也不能像先前那样安然地吟诗作画了,戏曲创作从此不再提起。
光绪二十六年,俞樾作序的《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由上海藻文石印社刊印。五年后,她的诗词曲集也收入陈蝶仙所编的《著作林》刊印面世。
宣统元年,钱梅坡因病去世,这对刘清韵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失去了丈夫的庇护,刘清韵的晚年生活很是凄凉,经济窘迫,孤独寂寞,全靠亲友接济维持。“算开门七件,依然无着。这景况,看将来怎好”,这正是其愁苦心境的逼真写照。此时的刘清韵生活用度全靠女儿小香和娘家侄儿刘沛供给。面对家徒四壁,一代才女只有以长歌解愁:
《南仙吕》
昔韩昌黎有送穷文,张平子作遣愁咏。皆于坎坷之境,抒厄塞之辞,余穷既不殊,愁尤相类,借彼短调,写我长怀。
[步步娇]秋夜沉沉秋夜悄,耿耿秋灯照。秋虫恁絮叨,使我心头百绪纷来搅。排闷托湘毫,拂花笺打一幅穷愁稿!
[醉扶归]想当初,掌上同珍宝。到而今,倚竹暮连朝。尽人夸,续史业能齐。又谁知,煮字肌难疗。呼庚祝癸总徒劳,望梅画饼干成笑。
[皂罗袍]不独米无柴少,更屋欹墙倒,没计营巢。秋风昨夜卷衡茅,杜陵广厦同缥缈。瓶浆涸竭,炊烟寂寥,雏儿稚女,啼糜索糕,小狸奴也待哺将人绕。
……
[尾声]由来否极还生泰,或有时逢泰运交,幸莫把此日艰辛忘却了。
可惜的是,刘清韵的泰运再也没到来。民国乙卯年(1915年)三月,春荒来临,刘清韵至刘沛家度荒,终因年老多病在朐浦了结了一生。
(三)
刘清韵的一生同宋代词人李清照有颇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早年生活优裕,有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和自己诗酒唱和的丈夫。晚年陷入不幸,在极端落寞中走完人生旅程。但是,她们在文学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刘清韵多才多艺,一生写作了不少作品,仅刊印传世的就有《小蓬莱仙馆诗钞》一卷、《瓣香阁词》一卷、《小蓬莱仙馆曲稿》五套和《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成就。她的诗词清新飘逸,挥洒有致,言辞间透出豪侠之气,自成一格,其老师王诩称其“不假师授,抗苏辛而揖秦柳”,给予很高的评价。另一位当地名士周丹原也高度称扬刘清韵,认为其“诗笔清妙不名一家,词则逼近苏辛,迥非漱玉断肠之比”,“其人散朗有林下风,故笔墨亦潇洒无脂粉气,近代闺媛罕见”。
但是,后世最为关注的还是她的戏曲创作。据已刊行的十种作品来看,刘清韵涉猎的题材内容较为广泛,或写儿女恋情,如《氤氲钏》、《鸳鸯梦》;或写家庭波折,如《镜中圆》、《英雄配》;或写士子归隐,如《千秋泪》、《天风引》;或写侠义情怀,如《丹青副》、《飞虹啸》,或写市井世情,如《黄碧签》、《炎凉券》等。其中以敷衍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婚姻的作品数量最多,它们的题材多有依据,主题新颖别致,人物鲜明生动,情节集中简练,结构紧凑完整,语言雅洁自然。俞樾称其“视李笠翁十种曲,才气不及,而雅洁转似过之”。这既指出了刘清韵剧作的特点,又对其进行了比较公允的评价。
刘清韵的戏曲作品关怀社会人生,感慨世间多缺陷,广泛关注女性命运并立足于现实,进行理智的思考;而作家跨越阶层的平等观念和眷念乡土之情也借由戏曲得到充分表达。刘清韵的戏曲创作带有温婉又敏锐的女性特质,她对“夫权”和“父权”的书写往往只是借用传统的形式,却赋予其背离传统精神实质的内涵;在个别剧作中更集中反映了她为女性寻求角色认同的心态以及对“至情”的解读。刘清韵还注重戏曲的艺术性,在传奇创作渐趋没落的时代,她的戏曲创作却立足于雅俗共赏,注重舞台的演出效果,语言则以平淡自然为美。刘清韵的创作实绩,足以令其在中国戏曲史、女性文学史和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虽说刘清韵在[南北黄钟合套]《题六桂图》中感叹“人生能识字种愁苗”,操起笔砚生涯往往意味着比旁人体验和感受更多更深的痛苦,但她仍将写作视为生命的必需,她用笔墨笺注着自身的遭遇,也用笔墨思考着整体女性的命运。
(作者单位:苍梧晚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418edc5f12d2af90342e6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