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溪与大运河

2022-12-10 02:1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越来溪与大运河》,欢迎阅读!
大运河,越来
越来溪与大运河

越来溪与大运河

大运河申遗本月內就要正式投票表决了。估计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竞这是自二千五百年前吴王夫差沟通苏州至镇江的水道,继而开挖邗沟,连通中原开始并经过历朝历代修缮变更,形成的世界历史上最早最长,联通五大水系,如今仍在使用着的人工运河,成为世遗理所当然。

看了好多朋友为大运河申遗撰写的图文并茂的博文,增加了对大运河更多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尽管一生生活在大运河环绕的苏州城里,几十年工作在胥江边。不过,似乎感觉,这次大运河申遗的功利主义特强,从北到南借申遗拆迁造假丶毁古建新丶捆绑搭卖......而真正通过申遗研究历史宏扬文化的也许只在民间,在我们博客中。

趁今天大运河申遗之热,想提出个有关大运河问题: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时苏南运河走向如何?自镇江到苏州城西大概没有疑义,往南呢?

苏南大运河,从吴王北征疏通河道开始,一直是以苏州为中心向南北东西(古代有东西向的胥浦,现代则有东西向的太浦河)发展的。《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当时嘉兴属吴郡(郡治苏州),嘉兴北门称"望吴门",往苏州的运河就叫"苏州塘"。那么,到吴江后运河是怎么通到苏州的呢?如今当然是葑门觅渡桥向南的那段。但隋代时,并非如此。

史料记载,581618)59111月,杨素灭陈(南京)南下,收苏州丶镇浙江丶一直打到福建。此时杨广,为扬州总管总督江南事务。自此到杨广继位称帝,开始开挖大运河到隋亡仅16年。而正是此时,苏州城曾被杨素迁址石湖之北几十年,还在此修建了越城新郭。为何?

唯一可以解释的是,隋炀帝开挖洛阳至扬州的运河同时,也整修了苏南大运河。石湖之东北的新建越城与上方山正成犄角之势,扼控了南来之水道。杨素迁苏州城于此,显然是为了军事经济的双重目的,也就可推知---隋炀帝的苏南大运河,到了枫桥,并不转弯进苏州


城区,而是直接南下过横塘到石湖穿东太湖,接吴淞江源头瓜泾口东去,或吴淞江支流南绕吴江松陵镇,再与嘉兴北来的苏州塘相接。这段借吴淞江丶太湖稍和石湖沟通的大运河水道,也就因之与嘉兴北上"苏州塘"相应,进入苏州的一段被称为"越来溪"。要说明一下,吴被越灭,勾践率越王室贵族迁都苏州,显然不可能起这样的地名。在秦代改郡县制,江南先设会稽郡(郡治吴县,即今苏州),后分划浙江之北为吴郡()丶浙江之南为会稽郡(),之后才会出现如此地名。

地理环境上分析,葑门向南至吴江,其间有黄天荡丶澹台湖丶尹山湖丶白洋湖丶吴淞江,这些现在还直接横卧大运河上或相距仅仅不出几百米的大江大湖,在一千三百年前显然是水面连片,水道及其复杂,水势变化异常的水域。到明代,江海潮汐还可沿吴淞江一直上溯至澹台湖,可与钱塘江潮媲美,而留下了八月十八石湖串月美景的传说。可想而知,沿上方山直插吴淞江源头过太湖到吴江,应该也是大运河当时最佳的走向。从横塘胥江口到石湖越城桥这一段很直,明显是经人工开挖整修而成,以及石湖中的人工长堤,一起组成了浙江经吴江到苏州最早的古运河---越来溪。

至唐初,苏州城复归原址。然后才有了二百年后唐元和年间(元和11年至14年,公元816-819年),刺史王仲舒将宝带捐出来,重修苏州城东南大运河宝带桥的故事。亦可从中得知,苏州葑门向南的那段运河常被淤塞,不甚通畅。从唐到宋,苏州到吴江去嘉兴,越来溪始终是大运河苏州段主要的航道(解放初还用)。也因此唐诗宋词中,屡屡提及石湖横塘,而范成大更将石湖为家,在此与南来北往的故旧相聚。而吴江松陵镇东南则在宋代庆历八年(1048年)修建了72孔垂虹桥,也是为此。直至元代,大运河苏州段才相对固定为今日的走向。如今吴江垂虹桥只剩了二十多孔遗迹,周边的水面也早已变了淤塞填埋成了市区;松陵镇北面的吴淞江瓜泾口水闸高坝隔断,都不通船只了。只留下吴江西侧北通石湖的河道仍称为"外苏州河",尚可佐证。

据了解,此次申遗,将并非远离运河的同里古镇丶西塘古镇,什么的,都困绑进去了。若要按如今申遗东拉西扯牵强附会乱困绑的方法,那么苏南运河四通八达,星罗棋布。与大运河相通北有盐铁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3f9e4a1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