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植树的牧羊人 省赛获奖》,欢迎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默读,掌握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 2.深入文本,探索“奇迹”背后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学习圈点勾画的默读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成功背后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植树的牧羊人》。为了帮助大家读懂这篇文章,编者已经交给我们读书的方法。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70页。这篇文章该怎么学习?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预习方法”。
本文中有两类关键词,一是不熟悉的词语,二是反映文章写作思路、表示时间的词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拿起手中的笔圈点勾画这两类词语。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写生词
干涸(这个高原是没有水的,两个字形容没有水,是哪两个字?)
不毛之地(这个高原,是一个不长庄稼的地方,课文当中有一个成语,说这个地方是不长任何庄稼。)
溜达(作者在高原上随便的走走、散步,编者翻译过来时用了一个方言词语) 山毛榉(老人在高原上种了一棵树,叫做山毛榉,“榉”字你会写吗?)
初次默读文章,要把生词勾画出来,弄清词语意思。这是第一个默读文章的技巧。 2.梳理脉络
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勾画出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913年: 初见 1920年: 再见 1945年: 最后见
(勾画出表时间的词句后,学生讲三句话连起来读一遍,梳理出行文思路)全文3000多字,虽然长,但只要我们掌握了默读技巧,勾画出表时间的关键词句,就能很快梳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第二个默读的方法就是勾画出表时间的词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感知景物
“我”三次来到高原,所见到的高原景色有何不一样?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笔圈点描写高原的词语。
1913年 初见—— 荒地 废墟 狂风 干涸 不毛之地 1920年 再见—— 薄雾 村子 溪水 树林 1945年 最后见——沃土 幸福乡村 泉水 绿洲
作者三次来到高原,那里的景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默读中迅速了解作者描写的景物? 需要读者圈点描写事物及其特点的关键词。圈点事物及其变化的词语,把握景物特点这就是默读的第三个技巧。
二、品读课文,感知人物
过渡:我们通过圈点描写高原变化的关键词,发现曾经的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人间仙境。作者在文章第17自然段中说,艾力泽.布菲老人“创造了最了不起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应该归功于牧羊人的什么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词句,并做批注说明你的理由。
在默读过程中,勾画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句,并作适当批注,有利于我们迅速把握文章的
主题、人物的形象。这就是默读的第四个技巧。
三、学思相生,方法小结
1.圈点生词,理解词义。
2.勾画表时间的词句,明确行文思路。 3.圈点描写景物的关键词。
4.勾画出人物特点的词句,并作适当批注。
四、悟读课文,学习写法
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个奇迹。这篇文章是因美国一家杂志征文而创作的。这次征文的主题是:寻找生活中感动你的人和事。这篇文章一被杂志社拿到,杂志社就轰动了。太感人了!他们马上就派人到高原上寻找这个老人,结果当地没有这个老人,说明这个故事是?编造的。
同学们,这个编造的故事,怎么读起来像真的一样呢?除了细腻的描写以外,你觉得归功于作者的什么呢?想象?情感?大家想想,为什么他会把这个假的故事,写得像真的一样?
1.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2.对比突出——印象深刻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4.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385f1cd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html